| 小学 | 中考 | 高考 | 自考 | 成教 | 考研 | 外语考试 | 资格考试 | 英语教学 | 学生习作 | 论文写作 | 信息服务 | 下载中心 | 知心港湾
| 英语 | 语文 | 英语 | 动态 | 成考 | 英语 | 职称外语 | 教师资格 | 大学英语 | 写作指南 | 本科论文 | 招聘就业 | 听力 MP3 | 网络精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论文写作 > 论文资源 > 浏览正文
专题 | 语言的习得、加工与教学(你的舞台,你做主!——关注大学英语教师的心声与发展/文秋芳、张虹;毛浩然)
www.hrexam.com   更新时间:2017-03-14 点击: 【字体: 】 加入收藏 关闭本页
  专题引言
  在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背景下,语言在政治、经济、外交、商务、科技、教育等各个平台的重要性日趋显现。Brecht & Walton(1994)提出“国家语言能力”(national language capacity)的概念。国内学者(如李宇明 2011;魏晖 2015;赵世举 2015;文秋芳 2016 等)对此也进行了阐释。外语能力,自然也是国家语言能力的核心部分。在国家明确提出“一带一路”,强大国家“软实力”,树立国家形象的大背景下,要想在国际讲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实现科学、高效的外语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则更具迫切性。
“语言服务”公众号服务语言研究与语言教学,将以“语言的习得、加工与教学”为主题,系列介绍一批具影响、有特点、引思考、促发展的研究成果,以期能立足于语言与语言教学的研究者队伍中,反映我们对理论的思考、对实践的期望,一起迎接挑战,迈步前行。
 
专题主持人语
你的舞台,你做主!
——关注大学英语教师的心声与发展
 
范    莉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上期,我们分享了华南理工大学秦秀白教授的《警惕课堂教学娱乐化》一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本文于2月13日11:30左右发布,截至2月17日10:00,已有3000多位读者阅读了本文。此外,在不少学术微信群与QQ群中,众多学者与学友对此也热议不断。这似乎在意料之外,实则在意料之中,毕竟语言教学领域确实拥有众多“有情人”,而大学课堂过度娱乐化确实值得警醒,当然,也不能纠枉过正,一棍子打死。
  教室,是教师的舞台。丰富“一”(“一本书、一块板、一张嘴、一双手”),用好 “多”(“多资源、多媒介、多模态、多工具”),让课堂教学焕发声、色、神。角好,剧好!如何实现“论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深思、反思、学而思,思思养心”?纵使丢了盘、断了线、停了电,只要有学生,就有满堂彩。欲臻如此境界,主角必视野宽广、功力劲道、热情饱满、创意不断。一朝台上彩,十年苦修练。对领着“温和”薪资、愁着房贷、拼着学历、苦着科研、挣着经费、愁着职称的广大教师来说,教学是良心活、育心活,也是费心活、苦心活,体制之内,常年科研颗粒无收还是“很难活、没法活”。因此,有意义的讨论不应是只聚焦于“必须”或“应该”,而应是“如何”与“怎样”。
  本期,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张虹副教授将引领我们去“倾听来自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心声”,华侨大学毛浩然教授则从多学科融合、科研素质提升、团队建设等方面与我们共同反思“中国外语青年学者科研方法”。
教室,必是教师的舞台。“你的舞台,你做主!”只有环境滋养、体制激励、自身修为、集体协作,有为才有位,才能做好这个“主”!毕竟,袖子已撸起来。放下,则终有不堪。但光有埋头拉车的努力远不足矣,更需抬头看路。毕竟,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研无定法,研有常法,贵在得法。得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你懂的。
 
1.倾听来自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心声:一项质性研究
文秋芳    张    虹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摘    要:我们以10位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倾心聆听了他们对职称、收入、工作环境、“导师”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与量化研究相比,这些访谈数据极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批年轻教师的所思所想,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基于本研究的发现,我们就教师发展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两条建议:1)开展更多质性研究;2)开展更多行动研究,探索促进青年英语教师发展的机制和路径。
关键词: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师发展;教师需求;质性研究
 
  1.引    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中央在多个文件、多种场合下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比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2011年,《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对“大力培育青年学术英才”、“实施鼓励青年英才脱颖而出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2012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围绕提高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营造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进行了全面部署。值得高兴的是,这一精神终于落实到即将颁布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简称《指南》)中。例如,《国标》从学校与教师个人两方面对教师发展提出了要求:“学校应制定科学的教师发展规划与制度……教师应树立终身发展的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指南》还特别强调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发扬‘教学相长、教书育人’的优良教风,以‘传帮带’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营造良好的院系教学文化。”
  目前大多数文献从“应然”视角讨论了有关教师发展应该采取的行动和达到的要求,然而教师的“实然”状态如何呢?我们知之甚少,特别是高校中大多数一线青年英语教师,他们对生活、教学、科研有什么困难和需求?习近平2016年7月1日讲话中特别指出:“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本着这一精神,本文将报告一项质性研究,以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倾听他们的心声,近距离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旨在对我国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和需求做一个特写,促进外语界对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2.文献综述
 
  本节将简要回顾现有文献中有关高校英语(外语)教师发展的文章。我们将首先报告相关研究的总体情况,然后指出现有研究的空缺,最后总结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数据显示,2010—2015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教学》、《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外语》、《当代语言学》、《外语与外语教学》七本期刊共发表非文学类论文3094篇,其中只有67篇(2%)与高校英语(外语)教师有关。从研究内容上看,有的从整体上论述教师专业发展(杨希燕、杨澂2015),有的聚焦于某一个方面,例如发展需求(周燕2005)、发展模式(周燕2008)、发展环境(顾佩娅、古海波、陶伟2014)、专业学习(李春梅2015)、教师素质(戴曼纯、张希春2004;周凌、张绍杰2016;蒙岚2016)、科研现状(张慧琴、王红2008)、职业倦怠(张庆宗2011)等诸多领域。
  现有研究结果发现,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亟须解决。比如,高校英语教师的性别失衡,女性远超过男性;年龄结构不适当,中青年教师占绝对多数;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凤毛麟角;评价体系不公平,唯科研成果和项目为硬指标(戴曼纯、张希春2004;李春梅2015;杨希燕、杨澂2015;周燕2005);专业发展环境复杂(顾佩娅、古海波、陶伟2014)等。
  基于以上文献,我们发现目前研究仍旧有两个空缺:1)与其它领域相比,对高校青年外语教师的研究明显偏少;2)与量化研究相比,质性研究寥寥无几,对一线教师的研究更为鲜见。例如,李春梅(2015)采用了质性方法,聚焦研究的是“上进型”的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为了弥补现有空缺,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倾心聆听来自一线的10位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内心的想法和诉求。具体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是:这些一线教师对目前的生活、教学和科研最想倾诉的是什么?
 
  3.研究设计
 
  3.1   被采访者
 
  本研究中接受深度访谈的10位青年英语教师均在40岁以下,来自全国10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见表1)。他们都是英语类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师,其中3名博士后,2名博士,2名在读博士,3名硕士;教龄2-18年不等,职称涵盖副教授、讲师和助教。我们认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高校青年英语教师。
 
  表1   被采访者背景信息
 
  3.2   采访者与被访者的关系
 
  本研究的采访者为本文第二作者。被访者都是采访者很熟悉的同学或者朋友,在多年交往中能够互相信任、互相理解。采访者从事过多项质性研究,具有熟练的访谈技巧,能够让被采访者坦率、真诚地倾诉自己的想法。这次访谈前,采访者也向被访者说明访谈资料的研究用途,并告知文中不会采用他们的真名,只会出现他们自己选择的别名(见表1第一竖行)。
 
  3.3   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取了半结构型访谈。访谈者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事先准备了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大致包括教师背景信息、是否接受过专门系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培训、与同事的互动情况、在工作中关注的问题、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发展环境、专业发展困难等问题。但在实际访谈时,采用的是自然聊天式,有问有答,也允许被访者自己提问,访谈内容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为的是让被访者不感到压力,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访谈逐个进行,每人访谈时间从40分钟到100分钟不等,总共9.3个小时。得到被访者的同意,对访谈全程进行了录音,后被转写成166,716字的文本。
 
  3.4   数据整理和分析
 
  本研究对数据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扎根分析(Glaser 1978;Strauss and Corbin 1990),完成一、二级编码。接着,借鉴了Maslow(1943)的需求层次理论进行第三级编码。具体分析分四个阶段:1)数据预处理;2)一级编码;3)二级编码;4)三级编码。
  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我们对访谈录音边转写、边整理。按照教师给自己取的名字进行编号,以方便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引用,如“荷花”等。
  第二步为一级编码。我们采用扎根、关键词搜索的方法,自下而上地对数据进行归类编码分析,让主题从数据中浮现出来。首先,对数据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根据研究问题提取被研究者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待世界方式的“本土概念”(陈向明2000:284),再以这些“本土概念”为依据进行开放式编码。比如,“‘资深’讲师身份退休”、“能活下去就行了”等就是一级码。在对数据进行了开放编码后,将所有的一级码由高到低进行频率排序,查看哪些一级码蕴含的意义相对突出。
  第三步为二级编码。我们反复阅读频率高的一级码,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将表述相似意义的一级码再归类,形成更大的类属,这就是二级编码。比如,我们将“活下去就行了”、“不能体面地活着”聚类成“收入”二级码。在对二级编码后,仍旧按照频率排序,找出突出的二级码。
  第四步为三级编码。在前期编码的基础上,继续仔细反复阅读数据和突出的二级码,直到主题慢慢浮现出来。这时,可以将二级码提升到更理论化的编码,即三级编码。通过对二级码包含的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用马斯洛(Maslow 1943)的“需求层次理论”进行三级理论编码,比如,将“收入”和“职称”列为“生存需求”,由低到高顺次为“情感需求”、“精神追求”。在完成三级理论编码后,我们就根据每个三级码所对应的二级码和一级码所呈现的访谈数据再进行深入解读,并选择典型访谈摘录用于后期研究论文的撰写。
 
  4.研究发现
 
  本节我们按照三级编码的类属顺次报告我们从访谈数据中归纳出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对目前生活、教学和科研现状的所思所想。
 
  4.1   生存需求
 
  4.1.1   “以‘资深’讲师的身份退休”
  10个被访者在谈到“职称”这一话题时,都表现出特别的焦虑。比如,接近40岁、拥有18年教学经验的荷花说道:“我和我周围的同事准备以‘资深’讲师的身份退休。”
  荷花目前还是讲师,对教学认真负责。按照她所在高校职称评审的要求,她没有达到最低门槛——博士学位和出国10个月以上的经历,更不要说论文、专著、课题等标准。在荷花看来,这个年龄的她需要照顾家庭。读博、出国等离自己仿佛很遥远,等这些都完成,也要花至少7、8年的时间,那时,离退休也很接近了。她认为尽管这么多年自己对教学付出了很多,但对于职称晋升作用不大。
  梅花刚刚博士毕业,工作2年。当然,一位刚入职的年轻教师不会像荷花那样,准备以讲师身份退休。目前在她心头中占据最重地位的就是评职称。下面的表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她的心态:
   “我对我自己的主要规划或者实际的规划就是要评职称,怎么样才能评上职称?如果没有副教授这一职称,很多事情我都没有资格做。”
  在梅花看来,副教授是她能够有机会做事情的门槛和资格。评职称是职业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实际上看,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我们认为梅花的这种想法很自然。目前不少高校采用“非升即走”的政策,对刚入职的教师压力很大,谁都不愿意作为未来被“赶走”的对象。而当前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衡量标准是科研,这种单一化的评价标准明显影响教师对教学的热情。比如,工作7年、博士毕业,目前仍然是讲师的垂柳被问到在职业生涯中,什么事情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并使其受挫时,她谈到了教师评价制度:
  “不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打击了教师尝试新方法的热情,在现有评价制度下,教学随大流、不革新才最保险。”垂柳认为,教学创新不仅有风险,而且对自己的职称晋升没什么用处。当前,教学在职称评审中虽有要求,但更多的是最低教学工作量和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分数。然而学生评教有时会出现明显的不公正现象。比如,工作了3年的雏菊在被问到,“什么最让你感到职业发展受挫?”她回答说:
  有一个学年,英语读写课的评教成绩远低于我的预期和其他课程的评教,并且在学生评教栏看到了诸如“作业变态多”的评论,很受打击。自己很负责任地帮助学生提高读写能力,给他们精心挑选了课外泛读的书目,但是学生并不是很理解自己的辛苦和好意。
  雏菊有良好的教学素养,工作一年半时参加全国外语院校的说课大赛,获得了一等奖。这让她信心倍增,对自己的教学更加认真、负责。然而她对教学的辛勤付出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她受挫的心情可以想象。当前,对教师课程评价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学生给授课教师高分,并不是授课质量高,而是教师管理松,布置作业少,乐意给学生打高分;而严格要求、授课认真的教师有时并不能得到学生对其课程的高分评价。这种不公正的学生评教又影响教师的职称晋升。
  4.1.2   “不能够体面地让你生活”
  除了职称,有6个老师谈到了“收入”问题。比如,来自某省属综合大学的副教授仙人掌坦然地说道:“如果量入为出的话,收入只能解决温饱,但是不能够让你体面地生活。我只是为了吃口饭,混口饭吃而已,我没有很大的科研热情,说什么使命感之类的,我只是为了能活下去,这句话是发自肺腑的,我只是觉得能活下去就行了。”我们没有追问仙人掌怎样的生活才能算得上“体面地生活”,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日常收入能够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却难以自如应对不同层次的经济需求。仙人掌在青年英语教师群体中属于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但他说自己“没有很大的科研热情”或者“使命感”,“只是为了能活下去”。一方面,我们能够理解仙人掌的经济压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赞同他做科研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生存。
  来自某985师范大学的多肉,在站博士后、副教授,有9年教学经验,对目前的收入也表示不满意。他抱怨道:
“我们学校是985高校,可是工资满足不了教师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挺多年轻教师在外上课,校长不了解青年教师生存的状态。在一线城市,没有房子,找不到对象,家庭你得需要吧。如果连尊严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科研。”
多肉谈到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教师有买房的压力,这是现实问题。面临不断上涨的房价,仅靠学校收入,无论如何解决不了这个难题。某些青年教师在校外代课挣钱似乎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解决方案。但这种做法显然会占用相当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时间。当然,一线城市房价贵,也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世界上大城市都有类似困难。如何解决?似乎也没有良方妙药。
  本部分呈现了青年英语教师面临的最迫切的生存需求。他们所处的年龄段,上有父母,下有儿女,这种生活的现实状况使生存需求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其中,职称晋升又是最强烈的需求,因为职称对于知识分子而言,是尊严,是面子。当前有不少高校在探索晋升职称的多元评价体系,力图让教师做到分类卓越。问题是,科研成果容易列出硬性指标,而教学质量难以形成可测量参数。我们建议高校领导一定要在操作层面上开展研究,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够“落地”,使广大一线教师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卓越的教学和丰硕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同等程度的认可。
 
  4.2   情感需求
 
  4.2.1   “沙漠中寂寞行走的孤家寡人”
  8个教师提到了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孤单。比如,工作了18年,目前仍然是讲师的百合说道:“我是沙漠中寂寞行走的孤家寡人。”百合的比喻形象生动,情真意切。可以想象,百合在一望无边的沙漠中独自前行的艰辛和痛苦。现在高校中的教师大多都单打独斗、孤军奋战。
  4.2.2   “我的发展是误打误撞的”
  有的教师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孤单”,但从7位教师的述说可以看出,他们的发展无人相助,完全靠自己盲目前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例如,工作了12年的讲师芥菜种说道:“我的发展是误打误撞的,这个历程像波浪线,颠簸起伏,但还在流淌。”芥菜种的“误打误撞”、“颠簸起伏”生动地描述了自己作为高校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的无助感和随意性,感觉漂浮到哪里就算哪里。幸运的是,芥菜种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依然在向前“流淌”。同样,副教授仙人掌也谈到了自己专业发展的特点:“我认为我的发展就是抽风式的发展。比如说我读硕士,发了几篇论文,然后中间休息几年。后来我又去读博士了,我又发奋几年。博士毕业之后,我就又休息了。然后一看该评教授了,然后就再疯一阵,然后就再休息一会儿。我这是抽风似的发展,就是几个时间段。”
仙人掌用“抽风式的发展”诙谐地表达了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看似是随意的,其实他对自己的发展是有规划的,只是这种发展不是细水长流。多肉则明确将自己的专业发展归于自己的内因:
  “我发展的规划一直都有,基本上是靠自己内在规划。2007年工作后,我对自己的发展还是非常明确的,我自己给自己也定了一个计划,就是5年之内一定要考上博士,在多少岁之前要评上副教授,多少岁之前要评上教授。”
多肉在青年教师中属于自律性强、自我发展动力足的教师,但他不具代表性。绝大部分青年教师缺乏自我规划。
针对以上问题,9位青年英语教师明确提出自己的专业发展需要合作的环境和氛围,比如,工作了2年的助教绿萝在访谈中提及:“摸石头过河,靠自己单打独斗实在是力量太小,急需一个教学科研团队帮助指导。”绿萝提到了需要“教学科研团队”实质上需要的是教师之间的合作,这种对“合作”的需求与上面谈到的教师面临的困境之一“孤单”相对应,是教师对一个共同体、一种归属感的情感需求。我们理解绿萝等老师们的这一需求,但同时,教师应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自己寻找机会和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努力,自主创建合作共同体,而不只是被动等待。
  4.2.3   “我需要一个机会。W老师给了我这个机会,是我的贵人”
  除了合作环境外,7位被访谈者还表达了自己需要“机会”和“导师”的强烈愿望。例如,刚工作2年的梅花说道:“我不求回报,我就希望能做事情,有人得给我这个机会。我需要一个机会。W老师给了我这个机会,是我的贵人。”梅花所说的“我需要一个机会”,就是希望有人给她做事的平台,有像W“导师”的引导。“导师”广义地指在教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引领过自己的人,这对于年轻教师来说非常珍贵。梅花谈及自己在工作单位中像她这种刚工作的讲师,得到信任、做事的机会是很难的,因此,W导师给她做事情的机会,让她非常感激。这种需求不只存在于梅花这样的工作时间很短的青年教师身上,对于在某省属师范大学工作了13年的副教授杨树来说,同样如此:
“大多数时候,摸着石头过河,幸好我曾经遇到过明灯。”
  杨树提到的“明灯”就是自己的博士导师。他认为“导师”收他为学生,对促进他的专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对于他曾经“摸着石头过河”的路程来说,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明灯”,引领他前行。
  本部分呈现了教师的情感需求。教师谈到自己在专业发展中是一种“单打独斗”的状态,进而渴望“导师”的引领和同事之间的合作。为什么高校教师之间缺乏合作呢?首先,这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性质决定的。Lortie(1975)将教师的职业状态描述为被囚禁在“蛋箱结构”(eggcrate structure)般的课堂里,相互孤立、彼此对立。这是长期以来教师这一职业的常态。其次,不具备物质条件。在福利房未改革之前,大部分高校教师都住在校内,同事之间串门、交流非常频繁。现在绝大部分教师都住在校外,有的每天还要到离家很远的分校区上课,一下课,大家都赶校车回城。第三,高校英语教师所学专业不同,教授不同的课程,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得不教同一门课程的教师之间彼此很难交流。
 
  4.3   精神追求
 
  4.3.1   “你会为学院或学校的发展做更大的贡献,而不仅仅是人浮于事”
  教师们谈到了自己的焦虑,困难和期盼。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个“被扭曲”的印象:现在的年轻人要么想的是与名利相关的职称、收入,要么关心的是看似离物质利益远一点的团队合作、导师引领,本质上后者与前者差别不大,后者也为的是更快地获得自己想要的名和利。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青年教师确实对职称和收入有自己的看法,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和精神追求。比如,仙人掌在谈到高校青年教师不钻研教学科研的情况时说道:“生活压力每个人都会面临,对吧?搞科研的老师就不面临生活压力了吗?如果你用这个时间看教学理论、观摩教学课程,会不会把你的课上得更好呢?上得更好之后,会不会评职称更早一点?收入也更高一点?你会为学院或者给学校的发展做更大的贡献,而不仅仅是人浮于事。……很多老师觉得上课就是只要到那里去,照着PPT读一读,也不去思考怎么教学、怎么布置作业、怎么去完善教学方法。这样,教学质量永远提高不了。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太严重了,所以说教学质量才会不好。”
  仙人掌也谈到了高校青年教师收入不高的问题,认为自己的收入“只能解决温饱”,但这并不代表他会只为了提高收入而放弃对教学和科研的钻研。他不认同周围同事“人浮于事”的状况,虽然大家都有生活的压力,但如果把时间更多用在教学和科研上,既可以更快解决职称问题,也可以提高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学院和学校有所贡献。这种做贡献的精神、责任感是社会以及教师个人对这一职业角色的期望,对这种期望的认同与承担就是教师的精神追求。
  4.3.2   “有了爱,一切都有了”
  柏拉图曾将爱视为一切道德和精神进步的基础,甚至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普遍的本性(叶澜,等2001:57),同时,柏拉图将教师活动的基本动力归为爱。爱是学生人生发展不可缺少的润滑剂,也是成功教育的前提。这份师爱也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张虹2016)。教师发动的教育爱,直指人类精神高峰(林逢祺、洪仁进2009)。比如,梅花说道:“有了爱,一切都有了。”梅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爱学生,爱教师这份职业,这是她的信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管是教育还是科研,“爱”是根本。青年英语教师要坚守对教书育人的热爱,培养对探索求知的热爱。本部分呈现了教师的精神追求。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青年英语教师队伍并不都是灵魂工程师。当生存面临威胁时,精神追求会被压抑,但他们仍然有坚守的信仰,这是教师主流的声音。比如,仙人掌虽然说自己“做科研只是为了活下去”,但他同时明确表达了对当前高校“人浮于事”的现象不认同,认为青年英语教师应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导师”、管理者应关注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和个体差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师发展支持。同时,需将教师的个体需求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搭建平台加强对青年教师正面的引导,让青年教师意识到,科研不只是为了发几篇文章,更应有家国情怀,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为国家服务。
 
  5.研究者的反思与建议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倾心聆听了10位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对职称、收入、工作环境、“导师”、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这些访谈数据极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批年轻教师的所思所想,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如果没有亲耳聆听,我们就不会感同身受,更难以体会到教师需求的层次性、复杂性和两面性。教师如果在基本需求层面得不到满足,则很难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如果不是质性研究,局外人往往对高校青年教师持有偏见,很难理解他们,更难以产生共情,还会责怪他们不努力。当真正聆听了他们的声音,就会发现自己的看法不全面。质性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听到了量化研究所不能发现的内容,加深和扩展了对问题的认识。因此,对教师的质性研究亟待加强。只有当我们更加具体、深入、全面地了解一线教师的实然状态后,才能针对问题提出筹措解决方案,为其发展搭建平台、提供资源,统筹各方面力量有计划、有引导地协同推进。
本次研究也让我们认识到,中央政策中关于教师发展的诸多思想、理念与高校层面的具体贯彻实施之间存在很大鸿沟。文件精神如何能够切实内化到管理者心中、落实到教师身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亟待从实践层面探索促进青年英语教师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目前,我们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领导的支持下,依托许国璋高等研究院组建跨院系、跨学科的教师团队,我们期望通过行动研究,积极探索落实中央政策的具体措施,形成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我们也呼吁各高校因地制宜,开展行动研究,将国家的好政策“落地”,使广大青年教师有“获得感”。
最后,我们也呼吁广大高校青年外语教师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习近平2016)的执着坚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2.(节选)

融合·团队·实证·创新
——中国外语青年学者科研方法反思
毛浩然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多学科集成融合是青年学者科研突破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实证研究是不容忽视的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青年学者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超越学科界限,团队协作,集思广益,融会贯通,没有己意不动笔,不为创新而创新,多进行基于语言实际的实证研究,有理无数慎谈学术。
主题词:多学科;集成融合;科研团队;实证研究

  1.引    言
 
  大师名家们的科研方法有目共睹,其笔下有关科研方法的论述也时常见于专著期刊,这些论述虽难以完全解释青年学者的科研困惑,亦足以给人颇多启发。笔者所发表的数十篇论文中颇多摸爬滚打的入门之作,暂时本不宜专题探讨科研方法,但经常耳闻目睹青年学者科研的诸多困惑与误区,如因担心微言轻而将建设性感悟推到“十年磨一剑”后才解禁,可能更合时宜,也可能“等到花儿都谢了”。笔者不太认同科研捷径之说,如果确实有,那少走弯路便是捷径。希望本文的点滴拙见能为青年学者少走弯路及时提供建设性参考,则虽心中惴惴亦欣然释怀。
 
  2.经验、学习与科研
 
  2.1    “经验”与“科研”
 
  ……因此,“如果你认为你说出的理论很特别,那你最好先说出新发现的事实——这种新的事实应该是规范的研究程序运作的结果,并得到规范的描述和展示(白建军,2008)。”少一点“我认为”,多一点“我发现”。目前在青年学者的科研中,通过实证分析来发现事实仍未蔚然成风。“应该怎样不等于实际上怎样”意味着“应该怎样”的判断本身有时就值得怀疑。经验只能是科研的起点,而不是科研的终点。
 
  2.2    “学习”和“研究”
 
  ……学习与研究的区别之一是:能否恰当、娴熟地运用科学方法去发现并解决某个学术问题。科学方法就是如何获得知识的知识。说什么固然重要,怎么说的重要性更不可忽视。了解别人成功选用方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结果就是在学习,而自己成功选用科学方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在做研究。较之于学习而言,研究之所以更具能动性和原创性。就在于在研究活动中,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之间的有效桥梁是科学方法而非各种已有研究成果的简单罗列。
 
  3.中国外语青年学者科研方法反思
 
  3.1   集成融合:博采众长,学科贯通
 
  ……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能站在科学方法论哲学的高度,超越学科界限,不断拓展科研的深度和广度。……
  学科阻隔思想碰撞,各自为政呼唤有机渗透融合,通过学科对话和不同经验系统的相互激活,在理论资源共享,学科优势互补的良性运作中,拓展语言学研究的学科空间。学科定位往往通过同一的导向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重复启动大同小异的研究工程,与此同时,学术鉴定一般都不会越出该学科大致框定的理论空间,这里有一个隐蔽的权力体系,它圈起了一道学科之墙,预设了学科之墙之内的研究格局。学术关怀在学科疆界的制导下,达成了专业领域与话语权的默契,有时候,学科疆界成为拒绝其他声音的隔音装置,成为学科自我保护和拒绝他者的运作机制,这可能会把更广泛意义上的理论攻坚判定为学术红灯区。或许正因为这样的原因,理论和实践在认同学科归属的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导向了学科阻隔,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学术资源共享,主观上收缩了主体的研究视野。因此,如果在恪守自己理论阵地的同时,也能够倾听一些本学科之外的声音,进行一些多学科的对话,对于走出排他性的研究模式来说,将会是有益的。在接受学科限定又超越限定的动态平衡中寻找新的生长点, 既不至于封闭在自我设定的模槽中,也避免迷失在他人构建的认识框架中。通过不同学科经验的挪移和互渗,通过不同学科经验方式自我表述系统的整合,拓展研究空间(谭学纯,2000)。
 
  3.2   科研团队: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3.2.1   加盟一团队,求教十同行,选读百卷书,巧搜千篇文
  ……基于此,青年学者除了注重要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与实现学科融合外,还要主动参与显性或隐性的科研团队或项目平台,实现集思广益互补协作,这是一条颇具建设性和生产力的科研坦途。
  科研团队从何而来?一要有一个团队带头人,二要争取有一些大家共同参与的科研项目、出版项目或论文选题,三要有一群具备开放性和学术胸怀的团队成员。整个科研团队应逐步形成主动、求异、沟通、协作、开放和批判的风格与氛围。显性的团队成员主要有本单位本学科或跨地域跨学科的同事、同行、专家、研究生等。团队成员也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项目和选题需要进行松散机动的组织与微调。笔者每写完一篇论文初稿,必将论文先后发给至少10位科研团队的伙伴和专家帮忙挑刺找茬,修订至少二三十稿后才正式投稿,以避免闭门造车,自以为是,一孔之见,沾沾自喜。团队成员问共享智力、语料、数据等资源,形成一个科研智囊团,能够更有效地避免有些青年学者孤军奋战,自以为写了一篇很有创新观点的论文,却不知道这样的观点在20年前已经有人发表。因为有了团队的把关润饰,集思广益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形发生。隐性团队则指与自己有着共同研究兴趣的其他只闻其名不识其人的学,可以通过检索阅读这些学者的专著和论文等科研成果实现隐性的团队对话。另外,主动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这样的大团队,与业内专家同行多元交流,虽不一定真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也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更有效地激活自身的知识系统,逐渐养威根基更深厚、维度更舒展的科研创新的姿态。青年学者在科研起步阶段,至少要精读十本、选读几十本与自己研究兴趣有关的本学科的中外权威经典专著,检索参考文献时更要善于利用电子期刊,输入关键词检索数以千万计的海量论文资源,省时省力,同时养成习惯经常查阅纸质的最新发表的期刊论文,也可以自己订阅一些权威期刊,经常翻阅,日积月累,广闻博见,自然会有一些意外的启发与收获。
  3.2.2  以写促学,项目驱动,集思广益,融会贯通
  很多青年学者因为一时无法写出对学界有一定影响的高质量论文而干脆止步不前疏于动笔,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笔者近五年来坚持“以写促学,项目驱动,集思广益,融会贯通”的原则,从发表省级CN刊物的论文着手,以学促学,并不断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有了项目就有了驱动力,并在科研团队的集思广益、互助互补的氛围中不断成长,论文发表的级别也从省级CN刊物到普通本科大学学报到CSSCI来源期刊,10多部500多万字的编著译著也陆续出版,遵循的正是既自强不息又团队协作,既志存高远又以写促学的思路。没有基础的反复练笔,没有初期论文发表的成就感支撑,没有团队的协作激励,很少有人能耐得住“十年磨一剑”的寂寞。只有边磨剑边试剑。循序渐进,才能功到自然成。青年学者在初期可以先为自己设立一个“轻轻一跃而后得”的科研目标,一旦入了门掌握了科研方法走上了正轨。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融会贯通是将大脑储存的知识经验“盘活”并加以灵活运用。科研团队中可能有人比较能够看到事物的联系,有人很少看到事物的联系,有人把不存在的联系看成有联系。融会贯通要求既敏锐又准确地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这对于青年学者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研团队的集思广益可助一臂之力。大脑犹如网络,点与点之间是可能接通的,接通了就有感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可以是自身思考的结果,也可能是“三个臭皮匠”的集体智慧的产物。
  当然,要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首先必须“突破一点”,即个体必须在自己的专业与本职工作中“弄通”,具有一定的专长,有了科研的“主战场”和“根据地”,然后再扩大开去,进入陌生的领域,吸收新鲜的知识,汲取团队的智慧,敏锐发现与自己的专业本职能够联通或给人以启示的知识经验,经过变通而“为我所用”,进而达到“一通百通”。假如把“融会贯通”的修养从一开始就搞成朝三暮四,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则所猎取的东西就只能用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根据地” 的壮大。无论是“一通百通” 或“百通一通”,最根本的还是这个“一”字(即在专业本职中的立足之地)。有了“一”,同时对万事万物保持一种“放射式” 的注意,才能随处感悟,触类旁通。忽略“一”,这山望着那山高,走马观花,盲目飘游于诸多领域的人,往往事倍功半,难有建树。
 
  3.3   实证研究:有理无数慎谈学术
 
  实证分析是从问题出发,去寻找、比较解决问题的规则、原理。实证分析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观察和实地感受,强调感性知识的认识论意义,反对动辄探求事物的本质。因为那种放弃观察、描述和比较事物,而习惯于用观念来代替实在并作为思考、推理的材料的研究方法,不能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典型是相对的,不典型才是绝对的。所以,实证分析强调立足不典型而反观典型,从而丰富关于规则、原理的认识。
  定量研究问题虽然仅属于研究方法的问题,“但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与国外现代社会科学的最主要差距之一(范并思,2001)。”在人文科学中,定性研究可以离开量化的方法而独立进行,而定量研究实际上离不开定性分析。绝大多数的量化分析,都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其实,不做定量分析,并不等于就没有进行定量分析的数据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绝大多数学术活动而言,都是既有理又有数。但为什么有的研究既有理又有数却不对其占有的数据材料进行量化分析呢?有一个学术现象很有趣:当我们对几百个样本进行定量分析时,人们会通过质疑这区区几百个样本的代表性而拒绝排斥定量研究,但反过来,对那种仅用一两个实例就可以论证宏大理论的研究,反而不从样本代表性的角度审视理论本身。原因之一可能是,人们基于一种科学性假定和预期来面对定量分析及其结论,认为这种研究应当是科学的,所以对其样本的结论能否推论到总体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和审慎的态度(白建军,2008)。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人们对纯定性的思辨研究不抱有这种预期呢?也许,读者与这种研究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信不信由你”的关系?不论怎样,这倒是进一步说明,实证的量化分析承担着某种科学的使命。其实,问题不仅在于样本的多少,还在于样本的展示方式,在于数据材料的运用方式,在于理论的诉说方式。如果说用几百个样本所进行的定量分析之所以被质疑主要是因为其样本的抽取过程不够随机,总体中的每个单位并未获得同等的被抽取机会的话,那么,举例论证中的那一两个实例的选用难道就符合随机性要求吗?实际上,这种主观“选样”的过程更具任意性和“为我性”。况且,定量分析不仅具有严格的抽样规范,通常还承认只限于样本内数量关系的观察。至于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论到总体,还有赖于同一题目下多个研究的不断重复,最终才能达成学界共识。所以,“有理无数慎谈学术” 的核心不在于有没有“数”,而在于一个“慎”字,即根据科学规范选择、展示、运用“数”以挖掘其中的“理”,而非为了论证某个“理”人为地选用“数”。正如美国统计学家朱迪思·A·迈克劳夫林(2005)所说:“如果‘专家’不愿意向我们展示支持其理论的证据,那么他们的理论的价值又何在呢?”
“有理无数慎谈学术”的数不仅指数据,还指语料、访谈、调查等第一手的材料。实证分析中不仅要有数,而且要有数量分析。有数不一定就有数量分析,而要做数量分析就必然以数为事实基础,并深入到大量事件内部,发现现象之间的各种关系并用数量语言加以描述,反映研究对象的平均水平、集中或者离散程度、概率大小、相关程度、决定系数等等。这是因为语言现象本身是多样性的集合,不确定性是各种语言现象之间关系的基本属性。而越是关系到多种个体、多样化的事件,就越是需要了解对象的平均水平和集中趋势而不是个别的极端个案,越是需要把握对象之间的概率关系而非函数关系。极端事件也许很真实,也有一定代表性,但就像放大一千倍的美女脸上的一个点,一点也不好看,是以个别真实代替、扭曲、抹杀整体的真实和结构的真实。语言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决定性联系也只是存在于大量个案背后,需要统计工具的恰当选用才可能发现并描述。总之,量化分析是以客观逻辑校正主观逻辑的艺术,如果决策活动和规范的制定建立在语言现象的平均特征和集中趋势基础上,就不会排斥语言现象的量化分析(白建军,2008)。当然肯定有人会反驳说“有理无数难道就不能发表学术意见了?”毋庸置疑,实证研究并不是唯一科学不可或缺的科研方法,纯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一样可以出精品成果。笔者无意厚此薄彼,应该承认,并不是所有语言学问题都适合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一般而言,实证分析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要求是:第一,需要有大量单位相同而特征各异的事件,从这些事件中抽取的研究样本不仅真实客观,而且其研究结论可能用来推论到未然的总体或者其他空间。第二,是否选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还与研究目的有关。人们对什么是实证分析仍存有一定误解,一些冠之以某某问题实证研究的研究,其实并不是实证研究,至少与标准的实证研究尚存距离。以个别伪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批驳真正的实证研究为“玩数字游戏”,自然算不上“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
 
  3.4   创新思维:没有己意不动笔
 
  3.4.1 与时俱进,结合实际,突破文献综述
  ……Gonzalez(2004)把这称为“知识的半衰期”(half-life of knowledge)。因此,在科研方面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潜心学习与研究,不可能一劳永逸。……科研必然以一定本土实际为选题资源。当然,关注实际并非尾随实际、复制实际,更不是粉饰实际,而是用科学方法去发现、描述和解读实际。在语言研究中,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而应以研究实际的语言现象为本。对有价值的理论兼收并蓄,但更根本的是要从语言事实出发解决问题,“我们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而不是语言理论(沈家煊,2O06)。”做学术研究,不仅要深入生活,还需要有思想资源、历史资料,还要特别讲究研究方法,也需要研究经验等多方面的准备。只有生活经验,而没有上述准备,即使你到了生活现场,也可能空手而归,或者人云亦云,不会有独到的见解,讲不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学者要在两个方面都努力。闭门造车写的文章,让人读起来有“与世隔绝”之感,了无生趣。结合实际,也有程度的不同和结合实际的时间长短的不同。长期深入生活的人,对实际情况非常熟悉,不会为表面现象而激动,更不会看到一点情况,便大发议论,遇到一些新情况,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那样兴奋不已。短时间跑一趟现场,只能是“接触”,不可能了解到深层的情况。“但是我觉得,如果没有时间,哪怕就是跑一跑也好,因为也许可以感受到一些书上看不到的东西(吴志攀,2008)。”
  与时俱进,结合实际,然后发现了问题获取了数据,开始着手写作,文献综述又该如何撰写呢?首先要明确一点:文献综述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大家展示你看过了多少书,所以不能像流水账一样罗列了一大堆学者说过了什么,而是要把众多学者的观点进行分门别类,然后表明你的立场,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已有的研究有什么不足或待拓展的空间,你有什么新的角度新的方法,通过这些新角度新方法可能带来什么新的发现,这些发现有什么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有多少可操作性,这些要点表述清楚了,也就表述清楚了你的选题意义所在,同时,你的选题也就置于一个更大的研究背景和范畴中,也才有可能突破文献综述,哪怕只是突破了一个小小的点,那也比人云亦云更有意义。
  3.4.2  没有己意不动笔,不为创新而创新
  本来想说“没有新意不动笔”,斟酌再三,笔者自己的这篇论文就是在重复别人的观点,没有什么新意。程郁缀(2008)指出:写文章力争有“自己的一得之见”,因为“自己的一得之见”,不一定那么新、也不一定全对,但如果每次动笔,真正能做到有“自己的一得之见”,那也就很不容易了。吴小如先生(1997)在他的《读书丛札》的“后记”中写道: “近年来为自己写文章订了两条守则:一是没有自己的一得之见决不下笔,哪怕这一看法与前人只相去一问,却毕竟是自己的点滴心得;二是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决不人云亦云,稗贩前人旧说,更不偷懒用第二手材料,这姑且称之为述中有作吧。”读者也许会颇为失望地说:你不是说没有己意不动笔吗?为何自己又动笔了呢?问得好。汉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完孔子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事迹德行后,感慨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沈家煊(2006)告诫青年学者:目前语言学界存在着“认知语言学旋风”,所以我也来折腾一下“认知”这个东西,在理论上不要追这个时髦。要从实际出发,一个问题,人家原来用老的办法解决得怎么样?假如已经解决得很好了。我再用认知语言学的一套术语重新去给它弄一弄,有什么必要呢?一定要心里明白,我做这个题目确实是人家没有解决好的,它的问题到底在什么地方?然后我才需要用一种新的理论来解决。所以,不要为创新而创新,更不要忙于旧酒换新瓶为了创新而乱贴标签,不然很可能“创新”出诸如“认知吃饭学”这类荒唐的理论来。应该承认,大部分青年学者对自己的学科有着本质上的理解。将资料收集齐全,然后按照学术规范,加以条分缕析,这样的范式应对一般的科研文章或教科书没什么问题,但是作为实质性深入的研究还不够,还应该有原创性的学理思辨。通过多学科融合和团队协作的形式,在多学科之间的交叉部分寻找三维度的理论空间,充实它就可能出现原创性的思想。 “有理论空间才有创造。如果只从概念出发,就会束缚我们的思想,遮蔽我们的透视力。这可以概括成十六个字:直指本原,敞开空间,充实学理,走向原创(杨义,2008)。”
 
  4.结    语
 
  研无定法,研有常法,贵在得法,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多学科集成融合是青年学者科研突破的有效途径之一,青年学者当立足本学科,拓展新视野。不拘一格,勇于打破学科界限,广闻博见,兼收并蓄,借助团队协作和项目平台,集思广益,借力使力,相得益彰。在研究问题时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要融会贯通,没有己意不动笔,不为创新而创新。实证研究是青年学者不容忽视的科研方法。青年学者应注重收集数据、语料等第一手资料,少从理论到理论,多进行基于语言实际的实证研究,有理无数慎谈学术,让科研写作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小编注:欲完整阅读毛浩然教授的论文,可到中国知网下载)
 
本文来源:《外语教学》2017年第1期;《中国外语》2010年第1期。
作者简介:
 
文秋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教师教育、国家语言能力。
 
张虹,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师教育、外语教育、教师文化、行动研究。
 
毛浩然,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际学术期刊Translating China执行主编,研究方向:话语修辞、实验心理语言学。
 
热点推荐
温家宝201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英汉对照)
“微心理”你懂多少?
制胜必看:职场女性应该具备的五种魅力
《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大揭秘
国家公务员面试考生备考时必做三件事
2010年新年感恩与祝福FLASH祝贺新年快乐!
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感言
全国校园网主页汇总
大一新生英语学习规划书
我们这个时代的尴尬(中英对照)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文本及MP3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文本及mp3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文本及听力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文本及听力下载
自信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更新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生开学典礼院长致辞
马云在马来西亚演讲又圈粉无数,他新煲的
56所高校获批这个专业,但此前被教育部列
本科、硕士和博士到底有什么区别
广东"'双一流"建设抢先机:去年新增300名
刊讯 |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年第1期目
刊讯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年
英语作文万能的八种加分句型
100个常见公共标志英文
博鳌论坛全球化宣言全文(双语)
一周热词榜(3.18-24 英汉对照)
【学术】SSCI《跨文化心理学期刊》 Jour
哈佛大学研究:一个人成为废柴的九大根源
机遇之城2017发布 广州居首
博鳌亚洲论坛热词前瞻(英汉对照)
内容导航 | 邮箱系统 | 我要留言 | 广告合作 | 与我联系 | 站长信息 | 常见问题 | 关于本站 | 本站旧版
Copyright © 2002 - 2009 hr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