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中考 | 高考 | 自考 | 成教 | 考研 | 外语考试 | 资格考试 | 英语教学 | 学生习作 | 论文写作 | 信息服务 | 下载中心 | 知心港湾
| 英语 | 语文 | 英语 | 动态 | 成考 | 英语 | 职称外语 | 教师资格 | 大学英语 | 写作指南 | 本科论文 | 招聘就业 | 听力 MP3 | 网络精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论文写作 > 论文资源 > 浏览正文
【外语教学】学术英语写作与国际发表中的JARS要领与4C原则——Peter De Costa博士访谈
www.hrexam.com   更新时间:2017-11-07 点击: 【字体: 】 加入收藏 关闭本页
来源: 滕延江 当代外语研究
摘要:针对学术英语写作与国际发表,专访Peter De Costa博士,他结合自身写作与发表实践,从写作者、审稿人及期刊编辑等多种视角,就目标期刊选择、语言润色、修辞手法斟酌及文章提交注意事项等方面分享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经验。同时,文章讨论了建立学术网络、提升科研实力的4C原则,即开展学术交流、提倡学术合作、追踪学术会议以及融入学术共同体四个层面。希冀帮助学术新手熟悉学术英语写作与国际发表的通行做法,融入学术社团提供实践支持。

Peter De Costa是国际知名学术期刊TESOL Quarterly联合主编(自2018年起)。威斯康辛大学博士毕业,曾就职于著名语言机构蒙特雷国际研究院(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即明德学院的研究生院)。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国际留学生学术用途英语等方面内容,2016年曾获美国教育协会学术新秀奖。2017年起担任美国教育协会第二语言研究专题小组召集人。其学术成果主要发表于业内知名期刊;已出版专著一部The Power of Identity and Ideology in Language Learning (2016, Springer);主编论文集一部Ethic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Research: Language Researcher Narratives (2016, Routledge)。担任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2016)与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17)等期刊的专栏组稿专家。

  1. 引言
  学术论文是学者向同行展示思想观点、研究成果与发现的重要载体,也是学者融入学界、与同行进行对话交流的平台,其前提便是学术写作与发表。长期以来,学术写作备受重视,一直是西方高校博雅教育的必修课程;通过写作,学生查找资料、整理思路、表达观点,是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另一方面,学术发表是分享、传播思想与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科研工作者的本职工作,更是国家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衡量指标。从宏观层面看,学术国际发表是争取国际话语权、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从微观层面看,学术国际发表是学者融入国际学术社团,增强个人影响力的主要媒介。现实中,学界竞争激烈,压力与日俱增,对于学术新手而言,无论是学术写作还是学术发表都面临很多挑战。因此有必要帮助新手熟悉学术写作技巧、掌握国际发表要领。鉴于此,文章专访了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知名学者Peter De Costa博士,分享他的个人写作与发表心得。文章通过访谈的形式,从写作者、审稿者、编者多种角色视角,探讨了他的写作心路历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希冀为学术新手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2. 学者多维角色:写作与发表经验
  访谈内容主要聚焦于学术写作与国际发表,从写作者、审稿人与编辑三个不同视角,分享学者的写作经验以及审稿人(编辑)心目中的“好文章”。

  2.1作为写作者
  问:作为业内专家,您能否首先分享一下您的研究兴趣,您是如何围绕您的研究兴趣确定写作话题的,即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的研究管道?
  答:我的主要研究兴趣点是身份问题与语言意识形态研究,这是我大部分研究的基石:我之前关注学习者身份与学习者意识形态,大部分论著都围绕这一领域展开;现在我的研究兴趣转移到了教师身份与教师意识形态上来了,这是我的研究核心。围绕这一中心,我向外延展为几个不同的分支,例如,有关伦理问题的研究,我开始关注研究者的身份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伦理问题是我早期身份与意识形态问题的延伸。同样的,我近期的兴趣点是在学习者情感与教师情感上,这些话题都与教师身份研究有重叠,这就是我的研究管道。简言之,我逐步从最初的学习者身份与意识形态问题,扩展至教师层面的身份与意识形态问题,然后转向教师情感问题研究,但是也与身份问题有关联。与此同时,也关注新的建构,例如有关标度的研究,从标度的视角重新审视身份与意识形态研究,也从标度的视角审视情感的研究。因此,这些扩展研究给了我新的分析工具,可以更为深入地探讨身份及意识形态问题。由此,我并没有偏离身份问题与意识形态这个大的研究主题,我所做的是寻找新的理论工具(例如功能语言学、标度)、研究方法等以便更为深入地探讨学习者、教师及研究者身份和意识形态问题。换言之,围绕自己的自留地开展研究,然后用不同的理论及研究方法向不同方向延展,深入挖掘。
  问:作为一名高产作者,您从事科研最大的动力是什么?您是如何保持写作动力的?
  答: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到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话题,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有趣的、让自己感觉兴奋的话题,就会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很想写出来。如果你写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话题,很难有产出作品的动力,其写作进度就可想而知了。对我而言,写作是分享自己想法与成果的手段,学术会议演讲、论著发表是自己与圈内同行分享的途径,这也是让我产生动力的理由所在,驱使自己不断地为学术会议与论文写作。
  关于如何保持写作动力,我的建议是与其他署名作者一起工作,这种合作有几点好处:第一,促使自己发挥最大潜力,给自己新的视角,有助于提升写作动力。第二,因为与他人合作,与两人或多人为同一篇文章工作,大家往往会约定写作的截稿日期,向着同一目标一起努力。很多情况下,自己需要遵守承诺,及时完成所承担的写作任务,这有助于自己尽早完成工作。如果是跟多位学者合作的情况,我不想让自己成为这个团队中拖后腿的那一位,从而妨碍整个工作进程。因此,这也会提升自己的写作动力。总之,与他人合作,让我写作动力更足,看问题也更为深刻,能够从整个学科领域审视自己的研究,也会获得更多写作的新灵感。

  2.2作为审稿者
  问:作为审稿专家,您审稿的主要评价标准是什么? 您心目中的“高质量研究”是如何定义的? 
  答:作为审稿人,评价一篇文章,有几点特别重要。
  第一,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是否非常清楚地阐明了研究的意义,需要说服我这项研究有价值,读有所获,让人信服。所谓文章的价值体现在创造生成了新知识,为本领域带来新的视角、观点,推动发展了原有的知识,能够把研究引向不同的方向。因此,研究意义是我所最看重的一点。
  第二,作者需要使用较新的理论框架,与最新的研究趋向相吻合。如果使用一个20、30年前的理论框架,作者只是在重复过去的知识,其研究意义就大打折扣。如果作者能够创新性地使用理论框架,紧扣研究设计,通过组合、建构理论框架,呈现出新鲜、关联性好的框架结构,并与所做研究相匹配,这对于分析数据、呈现研究发现、突出其理论框架都是非常不错的。
  第三,研究设计也非常重要。研究设计是引领研究的,需要予以清楚地描述。比方说,假如你的研究采用民族志方法(ethnographic approach),你需要呈现给读者你的确通晓该方法的基本要领、原则,并进行透明式的描述;这样读者读文章的时候,很清楚作者的研究步骤、数据来源、收集方式,并符合基本逻辑。与此同时,还需要告知读者数据分析方法,是语篇分析法还是批评话语分析法。同样,这里也需要让读者信服作者熟知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减少读者对作者研究方法的疑虑,增强数据信度。
  第四,数据需有代表性。有时候,作者收集了很多数据,但我们只能选择最有典型性的数据呈现在文章中,因为,没有人喜欢读一篇充斥着无聊数据、没有很好回答所提研究问题的文章。
  第五,文章需要有明确的启示意义。这与刚才谈到的文章价值一样,作者可以反问一下自己,谁会从本研究受益?我认为文章的启示部分需要非常清楚地呈现出来:例如,本文对一线教师的启示有哪些?对课程开发人员有何参考价值?与政策决策人员有何相关性?
  最后一点,写作要具有可读性,突出读者为中心。有的人写作很难让人读进去,没有体现读者友好性。我们知道,写作是为读者而写的,需要简洁易懂,吸引读者群,引发关注。

  2.3作为编辑
  问:作为期刊编辑,您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稿件的录用?同时,作为身份研究专家,您的研究主要以质化研究为主,质化研究的论文如何达到期刊要求?您有何建议?
  答:这个问题是刚才所谈问题的另一方面,如果一篇投稿被拒,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极有可能是没有清楚指出研究的意义,理论框架陈旧,研究设计交代不清,数据分析不到位,停于表面,所引用的数据不具有代表性,“趣味性不足”,启示意义不大,而且文章晦涩难懂,阅读费力。如果存在这些问题,拒稿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拒稿意味着上面的问题很难通过修改完善达到刊发要求,例如,如果数据本身没有“趣味性”, 无论如何修改也很难令人满意,因为我们不能“创造生成”数据吧,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重新分析数据,使其更能佐证研究结论;我们可以更新研究框架,重新描述研究设计,但是如果从本质上而言,数据力度不够,无法令人信服,又如何修改呢?当然,如果文章得到一个修改的结论,那么上面这些问题就需要着重修改、完善。
  另一问题,关于质化研究,我想作者应该很清楚讲故事的本领。换句话说,是一个叙事,作者需要通过专业训练,提高驾驭故事的能力。首先,确定叙事的中心,很多情况下叙事的分支细节太多,而忘了故事的核心主线。这是由于很多投稿摘取于一个大的研究 (比如博士论文的章节),尽管这些故事细节很重要,但我们不可能把这么多细节都放置进来,学会取舍更重要。最后,不要在一篇文章中讨论太多内容,例如,以理论框架与建构为例:很多情况下,写作新手经常花费大半篇幅讨论研究框架,回顾这个领域里所有已经做过的研究,着实没有必要。我认为,这一部分不应超过全文的三分之一。读者读文章的目的在于想尽快接近数据,如果整个文章的一半用于讨论研究框架,则篇幅太长,需要作出选择。举个例子,假如你做一个有关中国境内教师身份的研究,那文献回顾在很大程度上应该聚焦于现有的、关于中国教师身份的研究,而不是过多地回顾一般层面上的教师身份研究。很多情况下,有些作者在一篇文章内塞入的信息过多,这样可以考虑把文章拆分成两篇甚至三篇文章;如果文章里的理论结构太多,可以考虑挑选两到三个。同理,如果收集的数据有四个案例,一篇文章中可以考虑只侧重研究一个案例,或者采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两个案例,然后进行深入的细致分析,其效果可能会更好,简言之,这里最好的策略就是精简。

  3. JARS要领:写作及投稿注意事项

  3.1选择目标期刊(Journal)
  问:英文国际期刊数量众多,如何选择合适的目标期刊进行投稿?您有何建议?
  答:这与研究兴趣有关,例如我的研究兴趣是身份研究,可能最适合的期刊就是Journal of Language, Identity and Education,因为这个期刊是讨论身份问题的最佳期刊。选择目标期刊,有这样几点建议。
  第一,浏览这个期刊发文的历史,看看是否与你所探讨的话题有关,不要去选择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刊发过你所选话题的期刊。最好的方法是去访问期刊的网站,浏览过去五至十年的文献,如果发现该刊根本就没有发表过你所讨论话题的文章,这恐怕就不是一份你要投稿的期刊。
  第二,一定要浏览一下该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如果你的文章从来没有引用过编委会成员的文献,也许你的文章就不太适合这家期刊。换句话说,如果你浏览期刊编委会成员,假如名单上有20人左右,你如果一个人都不“认识”,甚至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些成员,那这份期刊也不是你投稿的目标期刊。当然,我们也不是提倡大家非得引用编委会成员的文献,但是如果你不“认识”,甚至没有听说过编委会的成员,说明你的研究话题与这家期刊的侧重不太相符。
  第三,也要关注研究方法这一层面。我们不会把一篇质化研究的文章投递给一份以刊发量化研究为主的期刊,因为即使投稿,其结果也很容易遭拒稿。同理,如果一份期刊历史上从来没有发表过叙事研究为主的文章,那么你的叙事分析文章也很难被采用。
  第四,如果你的文章是以实用教学方法探讨为主,那么你需要选择一个以探讨教学方法为主的期刊,因为该期刊也会青睐你的文章。如果选择一份侧重实验方法为主的期刊,他们很难对教学方法类的文章感兴趣。当然,这并非是说教学方法不重要,而是表明不是这家期刊的关注范围。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期刊的征稿要求,最好的途径莫过于阅读该期刊已经发表过的文章。还有,如果这份期刊是你经常引用的期刊,那这份期刊很可能就是你的目标期刊了。

  3.2修改润色语言(Academic language)
  问:请问作为二语写作者,如何克服语言障碍? 
  答:宏观层面上,文章的编辑、修改往往既包括语言的编辑,同时也包含内容的编辑,就内容编辑而言,要确信文章所讨论的是当前的话题,这就又回到了前面谈到的研究选题层面问题了。这里着重回答语言层面的问题,即所谓的语言障碍问题,有些东西很难在短时间内修补,比如词汇选择、悬垂句的使用,这需要时间,这就回到了语法教学的语言技能层面。当然,这方面可以找一个同事帮助润色语言,或者通过付费向专业的文字编辑校对人员求助。
  微观的语言问题,即使短期内很难见效,但平时我们也需要有意识训练,如果你读的文献多了,比如词汇,会逐步积累自己的词汇库,即本领域的学术术语,然后有意识使用,让读者感觉你通晓本领域的学术语域。同时,研究一下目标期刊内已经发表过的文章,特别是与自己研究兴趣密切相关的文章,学习其语类,比如文章的构成、语步结构以及各个不同部分的写法等。以论文摘要为例,作为整篇文章的缩写版,如何写出200词左右的摘要并不容易:如何置身于现有研究语境下,清晰地告诉读者数据来源、数据分析方法等研究过程与结果也是需要下功夫的。需要指出的是,不要拼凑论文摘要,有的作者把论文的不同部分复制过来,尽管这样容易做,但是不提倡这种做法。要知道摘要是文章的重要组成要素,需要重新写,重新组织语言。我自己是在写完整篇文章之后最后写摘要,这样更有利于把控全文。
  再回到语言问题上,建议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学术词汇。例如身份这个话题,你可能会用到站位、主体能动性这些词等等。同时,多用简单句式,比如,有的作者过多使用复杂句,如果审稿人需要反复阅读句子,揣摩句子意思,就容易给人留下语言表达不过关的印象;此外,如果你有写长句子的习惯,写得句子超过40个词,最好把长句子拆分成两个或多个句子,一般句子大都在10~12个词汇左右。如果想要自己的句子有吸引力,还可以多使用标题式句式,给所述要点编号,方便读者阅读。还有,使用图表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图表醒目,便于读者理解,而且可以节省篇幅,给文章添彩。最后,写作要以读者为中心,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检查词汇拼写,改正拼写错误,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3.3仔细斟酌逻辑修辞(Rhetoric)
  问:众所周知,一篇文章的第一稿是最难写的,请问第一稿您是更侧重语言还是逻辑呢,对于第一稿写作有何建议? 
  答:这个问题又回到了前面谈到的语类层面了,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由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发现等不同部分构成。如果你觉得引言部分很难写,没关系,可以先从相对较为容易的研究方法这一部分开始写作。实际上,没有人规定文章的写作必须从引言开始,然后一步步写到最后的结论部分,也无必要恪守这样的顺序。我们可以从文章的任何部分开始,比如先列出提纲,把参考文献列出来,然后逐步向各个章节填充内容,后期进行编辑加工。而且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都不是一切从零开始的,之前的阅读笔记、某个课题申报书可能对文献综述部分已经有了一些材料积累,可以直接将这些已有的材料放进来。换言之,除了文章的主要构成部分做标题外,勾勒出不同部分的副标题,然后慢慢往里面加材料;所谓万事开头难,这样让自己感觉文章总算是起步了,要让自己的文章动起来,而且多少有点成就感,而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
  我是如何修改我的第一稿的呢?对第一稿,我的顾虑较少,先把一些内容填充进去,真正担心的是后期如何删减、压缩篇幅,这个时候我往往也不急于修改语言层面的问题,当然这并非是说拼写、语言结构不重要,只是在这个阶段不会因为语言上的问题而干扰自己的思路,我随心所欲地写,确保我的思路流畅,文字编辑是后面的事情了。至于如何让自己的写作起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作习惯与风格,这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了。比如,有的人喜欢早上写,有的人喜欢晚上写,留出三个小时的时间段,免于外界打扰,集中写作。我的唯一的建议是留出时间,最好是几个小时的整块时间,完成原定的写作计划任务,否则就很难达到刚才谈到的进展,要给自己设定完成任务的期限,比如本周内重点写作文献回顾部分,下周突破研究启示部分,这样设定一些可操作的时间期限,敦促自己完成第一稿。无论质量如何,先写完总比久托完不成强很多。
  关于写作的修辞逻辑,各个段落的顺序安排,一个段落内每个句式的排列,如何做到衔接呼应,是后期修改时需要特别关注的;正常情况下,一个段落大概由十个左右的句子组成,段落不可太长。具体到一个句子,如何放置句子的成分,突显强调某个成分也是需要注意的;建议学术写作多用简单句,多使用主动语态的句子等等。其核心就是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这方面,平时需要有意识学习现有文献的写法,揣摩他人的做法,逐步提高。

  3.4文章提交注意事项(Submission)
  问:文章投稿前,有何注意事项呢?
  答:关于投稿,投稿前要确认已经读过投稿须知,稿件符合所投期刊的体例要求。具体说来,比如参考文献格式,如果期刊要求的是APA格式,确认自己的文章也严格遵守APA格式。还有,假如你的文章忘记写摘要部分了,稿件提交后会得到一个直接拒稿的结果。通常文章提交后,编辑会统揽稿件,检查稿件是否完整,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缺少摘要,也无法进入专家外审段。还有,比如大多期刊都有字数限制,如果期刊规定稿件字数不得超过8000字,而你提交的稿件达12000字,这样的稿件也会直接拒掉。还有一点,要仔细检查核对全文,邀请同事或者专业人员帮助通读一下,避免一些低级的语言错误现象。最后一点,与字数篇幅有关,缩减所引文献的数量,我认为现在学界有过渡引用的现象。例如,某个概念你列出了五个文献,实际上,文中并没有详细讨论这些文献,那么,其中的三个文献就可以删掉了,只保留两个就足够了。我认为你只能保留文中至少提及一次的文献。如果全文只有一个地方提及某个参考文献,而后面都没有涉及这个参考文献,那么这个文献就应该删除了。
  4. 建立学术网络,提升科研实力的4C原则

  4.1畅通交流渠道(Communication)
  问:请问如何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如何与编辑保持良好的沟通?
  答:作为编辑,他们总是努力去寻找最适合的审稿人来审阅你的文章;作为作者,应该相信编辑已经尽力做出了最好的决定。这并非是说我们一定要完全同意审稿人的意见,如果你不同意审稿人意见,充分利用说明信的机会,阐明自己的观点。当然,不要说完全不同意审稿人的所有意见,比如你对审稿人的意见有10%不能同意,这就需要你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辩护意见。一般情况下,强有力的辩护意见往往是引经据典,其他人很难驳斥。当编辑收到这个意见后,也会尊重作者的意见。另外,不要把审稿人的意见视为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通常情况下,审稿都是双项盲审,彼此互不相识;因此,不要从个人视角看待审稿意见。试想,一个审稿人投入了三个小时阅读了文章,又花了另外两个小时写出了评审意见,这也是很大的时间投入。所以,我建议大家客观看待审稿人的意见,而且多从积极的层面看待问题。因为,现在审稿专家很容易拒绝审稿,设想一下,审稿人花了时间阅读了你的文章并写出了意见,我们应该严肃认真对待,多考虑一下如何结合审稿人的意见及建议来修改完善文章。有时候,也可以跟同事交流一下审稿人的意见,帮助自己厘清修改的思路。
  关于与编辑交流:极少的情况下,如果你的确看不明白审稿人的意见,可以与编辑取得联系,希望通过编辑联系审稿人,请他(她)进一步解释提出的意见,以便正确把握审稿人的意图,这也是我与编辑取得联系的一个途径。大家知道,编辑都是大忙人,可能不太希望得到大量的类似的质询,我们要节省使用这样的机会。
  关于回复的说明信:回复要有礼貌、讲策略,当然,有些审稿人的语气会非常苛刻,我们也不必因此感到太过伤心。如果得到期刊拒稿,可以先放置几天或者一、两周,等我们的心情平复下来后,再重新阅读审稿反馈。大多情况下,虽然审稿人意见很负面,但我们也会从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我这里特别指出的是,不要因为拒稿让自己消沉,浪费太多时间,要迅速从这个经历中走出来,根据审稿人的建议认真修改文章,转投另外期刊,发表机率还是很大的。
  最后,我知道大家都很忙碌,如果遭到拒稿的那篇文章不修改,一两个月内不再次投递,很可能就没有机会再投稿了,因为其他工作来了,修改的任务真的可能就拖延下去了。我想特别指出的是一定要修改后再投,切不可不做任何修改就直接转投他刊,因为学界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很可能你的投稿又转回到了同一个审稿人手上。我们通常说,好文章是不断修改出来的,修改文章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过程。

  4.2学术合作(Collaboration)
  问:我注意到国际上很多论著都是国内、甚至是跨国界合作的,请问如何与同行合作?比如您就与Bonny Norton和Suresh Canagarajah等学术大家有过很好的合作,结合自身经历,您对学术新人有何建议?
  答:我认为与学界知名学者的合作主要有几种途径,但前提是先跟这些名家相识结交,互相信任。
  第一,导师或同事引荐。如果你的研究生导师与学界知名学者是很好的朋友,那么你的导师就可以把你直接介绍给这些学界名人认识。如果一个知名学者到你所在大学校做报告或者授课,你学校的教授也可以介绍你们认识,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第二,主动推销自己。假如某一教授来我们学校访问,我们总有机会与教授私下接触,比如一起喝杯咖啡,去机场接机,充分利用这些难得的机会与教授建立联系,让教授有机会认识你,了解你的研究兴趣。我们知道,学术合作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时间,互相认识,获得信任。如果建立了联系后,可以给教授发一份自己写好的东西,不一定是已经发表的文章,介绍一下自己的研究进展,顺便请他(她)提提意见。
  第三,学术会议途径。假如你得知某教授会参加某个学术会议,你主动邀请教授参加你的会议报告,介绍你的研究;如果教授对你的研究感兴趣,你应主动出击,建立学术联系,朝着学术合作的方面进行。我知道有的学术合作,两人之间从未谋过面,比如说我会在本次会议组织一个专题研讨,邀请询问某教授是否愿意做你的会议讨论主持人;如果该教授是一位学界知名人士,而且对你的话题感兴趣,一般是会同意做你小组研讨的主持人的。对于年轻学者,合作中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数据分析,甚至是写出文章初稿,有的情况下并不能得到第一作者署名机会;年轻学者也需要做出权衡,因为你的目的是与业内知名学者进行合作,未来如果有机会,教授可能会邀请你或者你的导师作为某一期刊的专栏组稿者,所有这些都是一些资源,也是合作的机会。
  第四,学术访学途径。如果你的大学有资助机会,联系名家教授是否愿意作为你的访学指导教师。当然,前提是你与这位教授之间有共同的研究兴趣。
  总之,我的建议是,找一些学术兴趣与你一致的学者,不要只是局限于业内的顶尖学者,实际上大部分合作是与领域内的学术新秀完成的,即未来的学术新星。我们既需要与行业知名专家合作,也需要与一些学术新人建立联系。

  4.3学术会议捕捉信息(Conference)
  问:我们需要多参加学术会议了解最新学术动态,结交学术朋友,您认为参加学术会议有何好处?如何让我们的学术会议收获更多? 
  答:第一,主动推销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会议是与他人分享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机会,如果参会,我们就有机会接触多个学者。我的做法是,参会之前,大多情况下,会议议程会提前公布,要么是PDF版本,要么是网络搜索格式,如果你知道某几个作者的学术研究,提前做一点功课,确认一下他们是否参会,可以提前发出信息,比如说我正在做某方面的研究,你是否愿意给我10~15分钟时间坐下来喝杯咖啡,简单听听我的研究。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参会更有收获,换言之,学术会议也是建立学术网络体系的重要机会。
  第二,建立学术网络。通过参加某位教授的会议报告,针对他(她)的报告有意识地提问,如果你提出了非常出色的问题,报告人很容易就会记住你;如果只是坐在那里当听众,恐怕很难知道你。报告结束后,继续与他(她)在大厅外交流,还可以再来一杯咖啡。如果你觉得自己性格羞涩,不愿意主动接触这些“名人”,可以让你的导师或者同事帮你引荐,还可以与这些学者的博士生、硕士生取得联系,通过他们建立与这些学者的学术联系。如果今年因为准备不充分,没有做好准备,没关系,明年继续参加同一会议,提前做好准备,说不定明年可以邀请他来参与你组织的学术专题研讨。

  4.4融入学术共同体(Community)
  问:作为一位学术新人,如何建立学术网络,加入学术共同体,建立自己的学术网络人脉?
  答:这个问题,前面也谈到了一些。
  第一,通过自我推荐、他人引荐的方式与业内学者建立学术联系。
  第二,通过学术会议,了解一个领域的话语体系、通行做法与运作模式,即了解谁是这个领域的主要玩家。
  第三,通过期刊,发表声音。前面提到过阅读本领域的专业期刊,特别是顶级期刊;当然这并非是说只有顶级期刊重要,有些专业领域细分的小期刊也是很不错的,尽管它的影响因子可能会低一些。通过阅读这些文献,了解学术社团的最新发展动态,特别关注一些期刊的学术(争鸣)论坛这个专栏,不要仅仅做一个读者、知识的消费者,同时也要争取做一个知识的贡献者。比如说,你发现你并不能完全赞同某篇文章的观点,不妨尝试 一下学术争鸣这个选项,对某个作者做出回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比如我尊重文章的观点一与观点二,却无法同意观点三,据此阐明你的观点,由此开展学术对话。
  第四,加入一些重要学术组织,成为会员。类似AERA (美国教育学会)、AAAL (美国应用学协会)、TESOL (对外英语教学协会) 等,如果是在读学生的话,还可以获得折扣。作为学会的会员,会经常收到一些更新的学术信息、行业动态。与此同时,订阅专业网站信息,比如著名的Linguist List,每天都会收到更新信息,同理,订阅与自己兴趣相关的期刊更新信息(RSS feed),获取最新的期刊目录等内容。所有这些推送都是免费的,很可能90%情况下这些信息与你关系不大,但有的情况下,比如某一新书刚刚出版,与你的研究高度关联,或者某一篇文章正是你所需要的,或者某一个期刊的专刊与你的研究相关,这样就把最新的研究呈现在你面前了,自己成为这些学术资源网络的一部分了。目前,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学术会议还是学术出版机构都有自己的社交网络平台,把自己的社交账号与他们的账号联系起来,也会获得学术更新。
  问:非常感谢您的精彩分享,获益很多。最后一个问题,您能否推荐一些有关学术写作与发表的参考书目及资源呢?
  答:这方面的书目还是挺多的,代表性的如Swales和Feak (2012)的著作是学术写作方面的经典之作;还有Curry 和Lillis(2013)的著作既讨论了学术写作,也谈及与国际学者合作的问题;再比如Paltridge等(2016)的新作,对指导学术新手的写作很有参考价值,涵盖了很多学术语类的写作,例如如何写作文献回顾,如何写摘要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感兴趣的话,建议找来研读一下。
  5. 结语
  学术论文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学术写作是科研工作者呈现学术研究、学术见解与专家学者开展对话的重要载体。学术写作一方面需合乎学术规范、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逻辑严密,突出读者为中心的写作风格;另一方面,还要思想独到、论证科学、分析到位、简洁明了。与此同时,作为二语写作者,还要做到用词得当、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言简意赅,符合期刊体例,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从而提高文章刊发几率。文章通过访谈,讨论了学术英语写作与国际发表的JARS要领,以及新手研究者学术成长的4C原则,鉴于文章篇幅,对于学术英语写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囿于篇幅无法一一展开,将另文专述。

编者注: 本文原文选自《当代外语研究》2017年第5期
责编:梦寒
 
热点推荐
温家宝201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英汉对照)
“微心理”你懂多少?
制胜必看:职场女性应该具备的五种魅力
《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大揭秘
国家公务员面试考生备考时必做三件事
2010年新年感恩与祝福FLASH祝贺新年快乐!
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感言
全国校园网主页汇总
大一新生英语学习规划书
我们这个时代的尴尬(中英对照)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文本及MP3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文本及mp3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文本及听力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文本及听力下载
自信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更新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迎新大会院长致
一周热词榜(11.18-24 英汉对照)
《射雕英雄传》终于有英译版了!最难译的
英语四六级写作万能段首句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关于伊丽莎白二世的26件趣闻 原来你是这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态度明确:严厉打击“高
注意!闽高考报名资格有新规
英语口译考试:中级口译汉译英及参考译文
英语高级口译教程经典背诵版之访谈
【夜读】人和人的差距,到底是怎么拉开的
和吸烟一样致命的五大健康杀手(英汉对照
唐诗极简史:这36首名作,唱尽大唐王朝2
英语专八写作50条万能句型
(CATTI真题)2016.11.6 英语二级笔译实
内容导航 | 邮箱系统 | 我要留言 | 广告合作 | 与我联系 | 站长信息 | 常见问题 | 关于本站 | 本站旧版
Copyright © 2002 - 2009 hr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