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中考 | 高考 | 自考 | 成教 | 考研 | 外语考试 | 资格考试 | 英语教学 | 学生习作 | 论文写作 | 信息服务 | 下载中心 | 知心港湾
| 英语 | 语文 | 英语 | 动态 | 成考 | 英语 | 职称外语 | 教师资格 | 大学英语 | 写作指南 | 本科论文 | 招聘就业 | 听力 MP3 | 网络精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论文写作 > 论文资源 > 浏览正文
文化移情之于翻译
www.hrexam.com   更新时间:2008-11-03 点击: 【字体: 】 加入收藏 关闭本页

 
林莉 倪盛俭 (武夷学院外语系, 福建武夷山, 345300)

  摘要:本文着重讨论文化移情对作为两次交际过程的翻译的重要意义。文化移情能促使译者或目的语读者通过源语文化的框架和利用源语文化的感知去解读源语文本或译本,从而使译本更准确地表达源语文本,读者所得反应更接近源语文本读者的反应。移情还能使译者设身处地地为潜在的读者着想, 从而确保读者能够正确解读译本, 使翻译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 移情;文化移情; 跨文化交际; 感知; 翻译

  1. 引言
  作为书面形式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其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如译者的翻译技巧、语言文化能力等。在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精神(mind-to-mind)交流,交际者只能借助推导(inference)来推测文本或外界刺激的意义。(Samovar等, 2000: 27)推导是一个外界刺激、环境和人脑中已有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人脑中已有知识包括个人经验、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推导也是一个感知(perception)过程,感知影响着交际者将赋予外界刺激或文本什么样的意义(赋义过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文化感知在推导和赋义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其他背景知识不足的时候, 在推导赋义过程中,出于减少不确定性等心理因素,交际者一般趋向于通过自己母语的文化框架、借助于母语文化的感知系统赋予外界刺激(翻译中外界刺激可以是一个字词、短语、句子、段落甚至整个文本)以意义。这种情况下,译者所获得的意义将很可能会大大不同于源语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所得译本与源语文本在意义的表达上会有很大差异, 目的语读者所得反应(response)会大大不同于源语读者。为了在减少不确定性的同时获得比较接近源语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和译本,译者或目的语读者必须培养文化移情,通过源语文化的框架和感知来解读文本。

  2. 移情
  移情原为一个美学心理学概念,涉及文学艺术审美问题, 现已被其他许多学科所采用。 在被应用到这些学科时,根据研究需要,移情内涵发生了变化而且出现了不同的从属的名称如语言移情和文化移情等。虽然在国外,移情概念早已于1873年由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提出,国内对移情产生浓厚兴趣似乎只是近几年的事。笔者于2006年11月22日利用武夷学院图书馆检索系统,进入《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在限定“题名或关键词”的检索条件下,输入“移情”,得查询结果如下:1989-1999年只有不到30篇文章,而2000-2006年则有约500篇文章以“移情”为题或关键词。从两段时间里写的文章中抽取样品浏览后,笔者觉得,前一阶段的文章无论在研究的深度或广度都远不及后一阶段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很多领域:美学、心理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社会学、语言学、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学(翻译学)等等。其中直接讨论移情和翻译之间关系的文章共7篇,全部是2005年以后发表的。尽管前面已经有人研究移情和翻译之间的关系,笔者斗胆也写一篇这方面的文章,因笔者认为自己的文章与他人的有不同之处:在明示文化感知对具体翻译过程影响的基础上讨论移情对于翻译的意义。
  关于移情,因应用范围不同,有不同的分属名称、定义和内涵。在跨文化交际或翻译研究中,涉及语言移情和文化移情。张俊和苗兴伟(2004)认为,从功能的角度,语言移情使用的是语言手段,达到的是人际功能(笔者按: 当然, 文化移情的人际功能比语言移情的要更强)。由于传统的翻译理论(语言翻译)对翻译中的语言问题已经给与了充分的讨论,给跨文化交际造成最大困难的不是语言(的差异),而是文化(的差异),因而文化移情是本文的讨论重点。
  移情又称神入,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移情说已成为西方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关于移情的定义很多, 罗杰斯所给的定义非常适合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本文的讨论:
 它(移情)意味着进入他人的秘密的感知世界而且在处于这个感知世界中时, 完全没有拘束。移情意味着对他人经历的意义、担心、愤怒、柔情、迷乱无论什么都随时保持敏感; 意味着暂时活在他人的生命里, 灵巧地游动其中而不做任何评价, 感受他人几乎不曾意识到的意义, 但是又不试图挑明他人完全不能意识到的感觉, 因为挑明这种感觉对于他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移情要求在你带着全新的没有受到惊吓的眼光去打量他人所害怕的东西的时候, 你必须把对对方世界的感觉传达给他。(Rogers, 1987: 2)
  移情所进入的是他人的 “感知世界”, 因而在交际中移情者能够自由地从他人的文化感知角度去解读外界刺激, 这一点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说非常重要。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的往往是文化感知(由于其多元化的存在), 而交际过程中我们能够借助于移情的这种“进入他人感知世界”的功能来化解文化感知多元化可能引起的严重问题。
  从上述定义还可以看出, 移情即包括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感知(敏感度), 也涉及交流时的方法和技巧, 即顾嘉祖所说的知觉技能和交际技能。(顾嘉祖,2000:220)
  结合其他移情定义, 我们不妨这样理解移情: 能够设身处地, 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去认同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行为、动机,能够从他人的思维角度去认识、了解、评价外部事物。这里的 “认同和理解”主要是情感方面的, 而 “认识、了解、评价”说的就是认知方面的, 因而移情包含情感和认知两个层面。
  文化移情是指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为了保证不同文化之间顺利沟通而进行的一种心理体验、感情迁移和认知转换, 即有意识地超越民族本土语言文化定势的心理束缚, 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高永晨,2003) 笔者认为, 这里的 “感情迁移”和 “认知转换” 分别对应移情的 “情感”和 “认知” 层面。把文化移情分为情感(emotional)和认知(cognitive)两个层面对于跨文化交际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移情的情感层面指的是交际者的积极主动的意愿, 平等对待他人的心态, 对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忍耐和不急于下结论的城府, 它可以帮助交际者克服跨文化交际中一些情感方面的潜在问题, 如对相似性的追求、对不确定的回避、固见和偏见以及种族(或民族)中心主义。文化移情的认知层面, 要求交际者从对方的文化角度去加工解读外界刺激, 文化移情的认知层面将能解决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认知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消解文化感知多元化给赋义过程造成问题的可能性。总之移情的这两层面都能促使交际者在试图降低不确定性时, 能从对方的文化框架、价值观点、文化感知去解读外界的刺激, 确保交际的成功。
  移情的两个层面是不可分离的, 它们对于跨文化交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本文而言, 移情的认知层面显得更为重要。在跨文化交际中, 认知(cognition)涉及感知(perception), 感知是认知的核心内容。

  3.有着两次交际过程的翻译
  为了具体说明移情对于翻译的意义, 这部分从翻译的过程谈起。
  曾有人用下面的式子表示翻译过程:
  Sender 1 →Message 1 →Receiver 1/Sender 2 →Message 2→ Receiver2 (Williams, J. 2004: 49)
  Sender 1指源语文本作者, Message 1指此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信息, Receiver 1/Sender 2 指译者,Message 2指译者在译本中传达的信息, Receiver2指目的语读者。
  这种翻译模式明确告诉我们翻译是两次交际过程。此种模式的缺点是没有清楚显示影响翻译过程的有关因素。本文作者结合跨文化交际的有关理论将上述翻译模式加以改进并表示如下:
                                                                     

                                                                      

                         C 1                            D 1        

STW (ST)                        ST (M1)                             Translator (M 1’)                         FW of SL                    FW of TrC & IE    

                                                      

                               FAC  

                                   

                                     

          C 2                                D2                       

                   TT (M2)               TLR (M 2’)        .. TLR’s appraisal,  

FW of TL                 FW of TC &IE                  acceptation, and feedback  

& I diolect           

 

       SAC  

 

翻译过程图表

  FAC(first act of communication)指翻译中的第一次交际过程,发生在译者和源语文本作者之间; STW(source text writer)指源语文本作者,ST源语文本; C1(coding 1) 指第一次编码即作者将自己的意思用源语文本形式表达出来;M1(message 1)源语文本所表达的信息; D1(decoding 1)指第一次解码,译者通过解码从源语文本获得信息; FW(framework)指框架;TrC译者的母语文化,IE(individual experiences)指个人经历,FW of TrC & IE指译者所拥有的文化的框架和个人经历;M1’指解码之后所获得的信息,此信息已不完全与M1相同,因为在D1过程中,FW of TrC & IE 对信息M1产生了过滤作用; SAC(second act of communication)指翻译中的第二次交际过程,发生在目的语文本(译者)和目的语读者之间;C2(coding 2)指第二次编码即译者将解码源语文本所得信息用目的语进行编码以形成目的语文本(TT);FW of TL & Idiolect指目的语结构系统和译者个人习语;TT指目的语文本,M2(message 2) 指第二次编码所获结果即目的语文本所表达的信息,由于源语和目的语结构系统的差异,使得FW of TL & Idiolect在C2过程中对M1’产生过滤作用,M1’所包含的信息未必能完全正确地被TT所表达,M2将与 M1’有所差异,自然M2与M1更有所不同; D2(decoding 2)是第二次解码,指目的语读者对目的语文本的解读;FW of TC & IE目的语读者所拥有的文化的框架和个人经历; TLR(target language readers)指目的语文本读者; M2’(message 2’)指 TLR 在翻译的第二次交际过程中解读译本所获得的信息,同样,由于FW of TC &IE的过滤作用,M2’应与M2不同。
  很明显,在此模式中,翻译是两次交际过程。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个人经历、个人语言能力和文化因素对翻译过程都有影响, 但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看, 这三者中, 只有文化才是决定翻译成败的主要因素。个人经验的差异, 一般不会对交际产生很大影响而导致其失败, 同一文化中有着不同经历的人之间的交往往往是成功的, 翻译中的语言问题, 传统的语言翻译理论对之已有充分论述, 本文不在讨论, 只有文化因素是本文要仔细讨论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完整的翻译过程包含两次解码(decoding)过程。解码过程实际上是对源语文本或译本赋予意义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因为感知是我们赋予外部世界和社会意义的手段,是选择、组织和理解感受到的数据的过程。(Samovar 等,2000:56)感知是跨文化交际学第一要研究的, 因为我们对外部世界和社会的认识都要经过感知过程(Ibid)。而文化感知则是跨文化交际成功最主要的决定因素。(Samovar 等,2000:48) 人类的感知是受文化影响的 (Segall 等,1966:21), 文化对感知和交际都有影响, 文化感知是由价值观决定的, 因为感知是以价值观念的形式存在的。(Samovar 等,2004:284)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系统, 因而它们的文化感知也各不相同, 这就是文化感知的多元化。由于感知是赋予外界刺激意义的过程, 一个意义符号或文本在交际者大脑里产生的意义是它们与交际者大脑中已有的文化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跨文化交际中, 如果交际者都按各自的文化感知赋予符号或文本以意义, 文化感知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对同一符号或文本的多种不同的赋义。要克服文化感知多元化对跨文化交际的这种潜在影响, 交际者必须设身处地, 尽量从对方文化立场、通过对方的文化框架、文化感知去解读外界刺激。要化解文化感知多元化可能给跨文化交际造成的困难, 文化移情无疑是一种非常合适、有效的方法, 因为它有“认知转换”的功能, 可以让交际者 “进入他人的秘密的感知世界”, 使交际者通过他人的文化感知去解读外界刺激。

  4. 翻译的两次交际过程中的移情
  移情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如果说决定文化感知的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 (胡文仲,2004:165), 那么, 能化解文化感知多元化影响的文化移情能力则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高永晨,2005), 它被认为是一切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 是成功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特征(Samovar 等,2004:315)。从上一部分关于移情地讨论可知: 移情情感层面的作用, 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而移情认知层面的作用, 则能成功地消解文化感知多元化潜在的危险, 因为成功的文化移情, 能促使交际者通过对方的文化感知而不是自己的文化感知去解读外界刺激。文化移情是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最有力的武器。
  就翻译的第一次交际过程而言, 如果译者和源语文本作者来自同一文化, 有着相同的文化感知系统, 那么这次交际过程就不是跨文化的, 在译者解读源语文本的过程中, 不存在文化感知差异的问题了, 此时所谓的文化感知多元化就不可能对这次交际造成影响了, 此时译者对源语文本作者的移情往往是无意识的、成功的而且无需付出多大努力, 此时的移情是隐性的, 因而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 如果译者和源语文本作者来自不同的文化, 有着不同的文化感知, 那么这次交际就是跨文化的, 文化感知多元化(差异)就有可能给文本解读(decoding 1) 带来严重问题, 因为, 这种情况下译者如果通过自己母语文化的感知去解读源语文本, 误读、省略、失真就会发生, 此时正是移情(特别是移情的认知层面)大显身手的时候, 因它可以使译者从源语文化的角度, 通过源语文化的感知去解读源语文本, 从而基本上避免误读、省略、失真的发生,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移情是自觉的、显性的,而且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它能让人真切地意识到其克服难题的作用。翻译的第一次交际过程中, 成功的移情是译者正确理解源语文本的基本保证, 是获得理想译本的前提条件。
  相对于第一次交际过程, 翻译的第二次交际过程要复杂的多, 因为这里还涉及到翻译的策略因素, 如同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的翻译策略。
  在第二次交际过程中, 如果译者和读者有着同样的文化背景, 而且译者采取很高程度的同化使译本里鲜有源语文化的成分, 则这次交际过程基本上不是跨文化的, 文化感知多元化潜在的危险不能起作用, 此时源语文本作者或源语文化的影子基本上是看不见的(invisible), 译者对于读者的隐性移情是成功的。这并不奇怪, 因为此时移情的对象(读者)和移情者(译者)有着同样的母语文化, 同样的文化感知。不过, 这里存在一个潜在的问题, 即翻译中如果完全采取或者采取没有必要的程度过高的同化策略, 将会影响翻译本来可以达到的交流文化的目的。那么, 如何判断译者所采取的同化策略程度是否过高呢?大概可以这样做: 如果译者所同化掉的来自源语文化的东西, 本来是读者可以通过文化移情而对之得到正确理解和反应的, 那么, 译者的同化策略可以说是过头了。有时候译者之所以采取没有必要的程度过高的同化策略, 是由于译者过分迁就读者或者对读者的源语文化能力水平估计过低。过高程度的同化或完全的同化, 是译者没有把握好移情分寸的表现之一, 此时译者的移情过度了, 导致高永晨教授所说的恣情(over-empathy) 。(2003) 相对于移情的过度, 便是移情的不足, 即高教授所言的矫情(under-empathy)。翻译中, 由于受源语文化或语言框架的影响, 或者出于发挥翻译交流文化功能的目的, 译者保留了对于普通译文读者来说过多的或者难以解读的源语文化信息, 同时却没有提供充分、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帮助读者完成对源语文本作者和译者的移情, 在这种情况下, 出于对不确定性的回避等原因, 读者很容易滑入依赖自身母语的文化感知来解读译本的境地, 读者心中产生对译本的误读和曲解等在所难免,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 是由于译者对读者的了解不够, 移情不足。译者应该对潜在的读者有大致的了解, 在翻译过程中, 不妨随机抽取一些读者, 让他们阅读译文草稿, 对草稿进行评估和改进, 以保证译者对读者的适度的移情, 当然译者也可请教专家来帮助达到这个目的。
  在翻译的第二次交际过程中, 如果译者和读者来自不同的文化, 译者就更难达到和读者的移情了, 这种情况下, 出现移情不足(under-empathy)的可能性要远远超过移情过分, 与异文化的人保持移情绝非易事。译者要时刻牢记: 完整的翻译过程还包括读者和译者(译本)之间的交际, 如果一个译本不能为读者所理解、接受, 将是一种浪费, 翻译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即传递语言和文化信息。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要随时将潜在的读者装在心里, 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和他们保持适度的移情, 只有这样, 才能防止他们依赖自身的文化感知去解读来自其他文化的图式或信息, 使他们真正读懂译本, 获得源语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

  5. 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高永晨(2005)教授在其<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一文中认为, 文化敏感性和顺应能力的培养是培养移情能力的关键。高教授还指出文化敏感性主要是感知的敏感, 因为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差异首先是由感知方式的差异性引起的。
  笔者觉得高教授的观点非常正确。决定我们感知的是文化深层的东西即价值观念系统, 文化深层的东西往往是在无意识中被获得的, 正如我们获得母语一样, 因而价值观念具有不易觉察性(out-of-awareness), 我们对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感知的存在往往是没有足够的敏感性的。虽然相对于对母语文化的敏感性而言, 我们对异文化的敏感性要强一些, 但由于价值观念不可见性和隐蔽性, 对异文化的敏感程度总还是不够。
  要提高文化移情能力, 有关的语言和文化的知识是基础。Gudykunst在他的焦虑/不确定性处理理论(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中将有关的语言文化知识(knowledge factors)作为提高文化敏感性, 获得成功跨文化交际的三大因素之一。(Gudykunst, 1988: 30-35)
  当然, 仅仅拥有语言文化知识是不够的, 因为交际总是发生在具体的语境, 而且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而我们关于他人文化的知识却具有以下特点: 1) 一般化, 没有考虑具体个人的特性; 2) 在甄别文化价值观念的时候, 我们往往用 “有” “无” 来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具有某种价值观念, 而事实上, 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念不是“类的差别” 而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3) 在讨论各种价值观念时, 我们需要将他们分离开来, 而现实中他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4) 我们在讨论主体文化时, 常常忽略此文化中同时存在着分支文化(co-cultures); 5) 文化是会变, 表层文化的变化自是容易, 作为深层文化内容的价值观念的变化虽然是缓慢的, 但它们确实能发生变化; 6) 一个社会所宣扬的价值观念, 未必都是事实或能成为事实, 比如, 西方宣扬平等的观念, 但往往不平等才是现实。 (Samovar等, 2000: 61-80) 由于普通文化知识的这些特点, 如果抽象、静态地对待它们并将之应用于具体、动态的跨文化交际中, 很容易产生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 要求交际者有把死的知识应用于活的交际活动中的能力, 此即高教授所指出的文化顺应能力或者Gudykunst 所说的技巧因素(skills factors)。Gudykunst的焦虑/不确定性处理理论中, 帮助降低焦虑和不确定性, 提高敏感度 (awareness) 从而使交际成功的三大因素除了上述的语言文化知识因素和技巧因素外, 就是动机因素(motivational factors)。动机因素要求交际者有强烈的需要或良好的动机去和他人交往, 这和移情的情感层面有相通之处。Gudykunst的动机因素包括社会需要、个人兴趣、政治需要等, 这些可以促使移情情感层面的形成和巩固。另外, 解决好跨文化交际中的潜在问题, 对于移情情感层面的培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潜在问题包括: 寻求相似性、对不确定性的回避、固见和偏见、民族中心主义(Samovar等, 2004:284-300)。当然, 移情的两个层面的内容是须臾不可分离的, 只不过在某种情况下, 我们对某一层面有所侧重而已。
  移情能力的培养, 绝非一日之功, 必须经过长期的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方能成功。Brunner 认为“移情能力锻炼和培养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这样做的勇气和这样做的能力非常重要。移情不但要求有勇气去冒‘好意遭冷遇’的风险,而且还可能使个人的信息系统超载。移情是艰苦的,你不仅以自我中心去参与,还需要不时地将自我置于中心或远离中心的位置。你不是为自己一个人处理信息,而是为了两人(或更多)。个人能量的增长是必要的”。(转引自高永晨,2005)

  6. 结论
  虽然移情源自美学心理学, 但其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 移情有如隐喻(metaphor), 是无处不在的。移情的多面性及其强大功能, 可以帮助译者在解读源语文本时,有效地化解自身文化感知可能对源语文本的侵入(aggression), 从而避免文化感知多元化可能造成的误读、曲解和省略。移情帮助译者随时对一个事实保持清醒的认识: 完整的翻译是由两次交际过程构成的, 在译者和潜在的读者之间也将发生交际。在译者解读源语文本、形成译本的时候, 他/她就要同时考虑其译本是否能够为未来的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如果读者不能做到这一点, 则此译本的价值就很值得怀疑了。所以, 翻译时译者不但要做到同源语作者的移情, 还要尽量做到和潜在的读者的移情。在和读者的移情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移情的适度, 以达到既能让读者读懂译文又能通过译文交流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永晨.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8): 29.
  [2]高永晨.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12): 17.
  [3]顾嘉祖. 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5]张俊和苗兴伟. 语言移情的人际功能视角[J]. 外语教学, 2004 (9): 41.
  [6]Gudykunst, W.B., Ting-Toomey,S and Chua, E. Culture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1988.
  [7]Katan, D. Translating across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for Trnaslators, 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8]Rogers, C. R. “Empathetic: an unappreciated way of being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975) in Gerald A, Gladstein and Associates, Empathy and Counseling: Exploration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7.
  [9]Samovar, L.A, Porter, R.E and Stefani, L.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Second ed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10]Samovar, L.A, Porter, R.E and Stefani, L.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Third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11]Segall, M. H., Donald T. C. and Melville J. Her-Skovit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Visual Perception, New York; Kansas City: the Bobbs-Merrill Company, Inc., 1966.
  [12]Williams, J. & Chesterman,A. The Map: A Beg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Cultural Perception in Translation Process
LIN Li NI Shengjian
(English Department, Wuyi College, Wuyi 3453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empathy’s significance in translation process, which is made up of two acts of communication. Empathy impels a translator or target text (TT) readers to decode the source text (ST) or TT through his/her counterpart’s cultural perception, so that the translator can express in the TT well and truly what is expressed in the ST, and the TT readers can get responses close to those of the ST readers. Empathy helps the translator put himself/herself in the potential TT readers’ shoes, making sure that they decode the TT correctly and the aim of translation is obtained.
  Key words: empathy; cultural empath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ception; translation

 

 
热点推荐
温家宝201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英汉对照)
“微心理”你懂多少?
制胜必看:职场女性应该具备的五种魅力
《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大揭秘
国家公务员面试考生备考时必做三件事
2010年新年感恩与祝福FLASH祝贺新年快乐!
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感言
全国校园网主页汇总
大一新生英语学习规划书
我们这个时代的尴尬(中英对照)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文本及MP3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文本及mp3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文本及听力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文本及听力下载
自信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更新
教给孩子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让你心静的75句经典语录,让我们学着安静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汇总
2013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汇总
2013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绿色生活》
2013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我最重要的妹妹
2013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汇总
2013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汇总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关工委:《英语惯
福建高考今天16时“放榜” 各批次切线或
2013陕西高考分数线:文科一本540理科一本
福建2013年高考各批次控制分数线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一个人不成熟的五个特征
福建省2013年下半年心理咨询师报名时间
内容导航 | 邮箱系统 | 我要留言 | 广告合作 | 与我联系 | 站长信息 | 常见问题 | 关于本站 | 本站旧版
Copyright © 2002 - 2009 hr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