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中考 | 高考 | 自考 | 成教 | 考研 | 外语考试 | 资格考试 | 英语教学 | 学生习作 | 论文写作 | 信息服务 | 下载中心 | 知心港湾
| 英语 | 语文 | 英语 | 动态 | 成考 | 英语 | 职称外语 | 教师资格 | 大学英语 | 写作指南 | 本科论文 | 招聘就业 | 听力 MP3 | 网络精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生习作 > 中文写作指南 > 浏览正文
高考作文另类写作指南
www.hrexam.com   更新时间:2005-08-07 点击: 【字体: 】 加入收藏 关闭本页

MotherOL.com   妈妈在线 
1、用“大话”新编历史故事

这个时尚应该源自鲁迅的《故事新编》,但直到20世纪末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出来后,新概念写作者才恍然大悟:原来历史故事是可以大话和新编的。基本上可以套用郭沫若的历史剧写作观:借古人的尸骸,吹嘘些现代人的气息进去。关公战秦琼式的时空交换很常见。除了人名是真的,别的都不必当真。
我们有悠久的历史,编这样的故事应该不乏素材、有些神话传说也可以用,关键是想像力,还要灌注一种活泼泼的现代智智。
式一:数一数你知道的历史名人,随意给他们编故事,时间任你飞,地点任你选,故事任你编。
式二:历史书里有多少非常时刻啊,截取任何一段都可以写成精彩故事。比如翼王、项羽、孙权……
式三:把一个论题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
式四:到任何一个成语故事里瞧瞧,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客串一把,顺便把自己的‘现代意思”强加给他们。
式五:现代人的人情事理让古人去操练,最好找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
式六:用电脑敲一篇名家名文,然后把人名、时间、地点等显示现代气息东西“替换”古代的对应物,“新作就诞生了。
式七:把下列人物集合到一起,来搞一场体育比赛或其他集体活动:神话人物、历史人物、现实人物、小说人物、时事人物……
2、亲切的第二人称“你”
这一招的初级版是“书信体”,但显然,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装进“信”里去,于是第二人称“你”就大行其道、妙不可言。省却了具体的“收信人”,所有的读者都是只能听不能言的受众,全篇只有作者一人滔滔不绝,形成说话者威力上的绝对优势,即使未必是真理占有者,也能在一时一地造成极强烈的心理震慑力、感染力。
最适合抒情怀人,但说理记事亦可,也不必受时空物种的限制,甚至连“分数”都可以听我的一腔怨言。
式八:设想面前有一个人,听你训斥,用“据说”领起每一段。
式九:如果怀想一个人,就倾诉吧,说尽“你”的种种好处。
式十:屈原不是写过《天问》吗?你就问天,把心中烦恼对天说。当然不必拘泥于“天”,天地万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都可以问。
式一一:给一个你崇敬的名人写信吧,当然他是收不到的。
式一二:怀人文莫过于“给……”的模式,声泪俱下、字字血泪,朱自清这篇“给”亡妇的一通肺腑之言极具杀伤力。
式一三:给某一种文具写封信,或者让某一种文具给你写封信。
式十四:有些人,比如伏地乞讨的残疾人,施舍了还不够,就用“你”表达心中的恻隐、怜悯和遗憾吧。

式十五:把“我”的介绍给“你”吧,就用“你的……”的语气。比如介绍我的朋友林语堂给你,就直接说“你的朋友林语堂”,然后用亲切的口吻讲林语堂的故事。
式十六:“你”也是可以不受时空限制的。
式十七:“你”可以是任何东西,甚至是一所房子,寄托了深厚感情的房子。
3、穿越时空的超级想像
“时光隧道”在科学界只是个假设,但在写作界已经非常普及。总是受制于特定的时空是人类最大的无奈,有’了“时空隧道”就不同了。借助它可以轻轻松松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呼风唤雨为所欲为,把过去与未来、真实与虚幻任意拼接,让读者不断获得新奇美妙的感受。给它一个“科幻”的幌子亦可,但到底有多少科技含量不必太认真,就当是一个作文的技巧得了。借助于“梦”或者“幻觉”、“出神”之类古典手段写想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超级想象”的一个变种十分了得:虚拟特定情景,集中拷问平常人物,通常能弄出震撼人心的大效果。如:《假如生命只剩十天》、《库尔斯克沉没之后》等。
式十八:开一家只存在于想像中的“酒吧”吧,把它经营出某一种人生的味道,比如:倒霉蛋。
式十九:调整出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然后浮想联翩。
式二十:用一点“伪科幻”的技巧神游于太空,写发生在某一个星球上的故事——当然只写地球人看得懂的。
式二一:当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时,会发生什么故事?什么故事都可以发生,因为没有见证了。
式二二:跨时空警匪片。
式二三:从历史课本中理一条线索,然后编故事,练习作文,巩固知识,一箭双雕。
式二四:虚拟—个非常态,越极端越好。 然后就写那一时刻能够发生生的故事。“假如……”是个最套俗的开头。
式二五:假想重大时事事件里的事情,比如库尔斯克号沉没、9·11恐怖袭击的当事人、塌陷的小煤窑里的旷工……
4、“仿戏剧”大胆走上前台表演
戏剧体一直被排斥于学生作文之外,大概是因为她在所有文体中最难把握之故吧。但是,新概念写作者不信这个邪。传神的细节与个性化的人物对话最大可能地营造出一个完整的“视听情境”——如今是视听艺术风靡全球横扫——切的时代,用文字造虚拟情景应该也不难。也许你会淹没于精彩的局部里,但回过头来细咀嚼,微言大义叫人称奇。“对话体”与之很相似,有时可以乱真。省略了所谓“结构”,显得有些散漫.所以—定要给它一个突兀的“中心思想”。
式二六:鲁迅的《起死》玩的就是跨时空嘛!快80年了也没人效仿。
式二七:夜郎自大,后事如何?许多历史故事还没有完整的结尾呢。
式二八:擅长写对话的,就分角色对话。
式二九:话剧当然离不开“超级想像”。穿插一些地方戏曲会更妙。
5、“反结构”夹缝里的潇洒
“反结构”是相对于过分程式化的“结构”而言的,它把通常以为“完整”、“有头有尾”、“结构紧凑”等作文要诀分解掉了,出现了不少“平行结构”:文字自然进行,适可而止,甚至列出条款,决
不穿鞋戴帽。它本质上是议论说理的,姿势优美,变幻无穷。也许性情浮躁的人不太适应这种把故事、人物和道理一一罗列的表达方式,想像力欠佳的读者也会皱眉,但对大多数读者而言,谁心里没有个“潜结构”,
自已有结构就不怕别人没结构。
过去的作文技法里最忌讳前后人称不统一,可是在“反结构”里出现了“复调”:同一件事情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叙说。
式三十:从不同的人的视角写同一件事。
式三一:从基本对立的两个人的视角写同一个人。
式三二:凭感觉找关键词,用这些关键词组成故事,比如考试啦。
式三三:用第三人称“他”写自己的故事,会有一种很独特的效果。
式三四:用条款式结构写一个人。
式三五:搜集一组有共同内涵镜头,并排而列,读者自然知道你要说什么,无需“结构”。
式三六:让那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人物说话——说一半即可,另一半读者早知道了。
式三七:发现一种“流行病”,列举症状即可。
式三八:围绕一个中心议题,话题里边有小话题,类似于电视里的访谈录。
式三九:“排行榜”很是流行,“TOP10”也很火,作为一种文体用用。
6、“练习题”应用文的新生

方程式;问答题,选择题,简析题,标点符号……学生们在学校里修炼了这么多年,最熟悉和擅长的不就是这些“体”吗?也许有人会说,这也算“体”?是的,如果阁下还有更新的题型,愿高价收购。只要读者喜欢写者开心,谁能管得着?
2001年高考出了篇“处方体”阅卷大人非但不恼怒,反而给了个满分。读者惊讶之余反躬自问,谁规定了说理性的文章就一定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段论?是我们自己作茧自缚画地为牢罢了。当年鲁迅先生就用“表格体”写了篇《青年必读书》,可惜被高明的选家排斥掉了,少有人见刘。其他至于书信体、“报告体”、日记体、“字典体”
、(如韩少功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多啦!
式四十:书信体
式四一:方程式
式四二:表格体
式四三:诊断书体
式四四:数学题型很多,都能变成文体吗?试一试。
式四五:写一个“横断面”上的故事,同时展示不同的人物、故事,像话剧舞台。
式四六:产品介绍书体
式四七:一事一议,化学式严厉得就像化学分析一样。
7、真理的衣裳多姿多彩
议论的方式有无数种,不知是谁、什么时候把它局限在正经八百的“说教”。鲁迅曾经独创一体:形象的说理。可惜后继乏人,前景堪忧。但如今不同了:《如何毒化地球》的正话反说,《差不多先生传》变抽象为形象,口里“剿匪”的讽喻现实,《夏三虫》的言此意彼……有些完全看不见议论文的影子,但读完之后还是能够感受到强烈的雄辩力量。
2001年高考作文出现的十几种新“体”:处方体、说明书体、文言体等等,骨子里都是议论文,不照样得满分?
式四八:正话反说,比如“如何毒化地球”,其实就是展示人类正在进行的破坏环境的种种行状。
式四九:不少人变成了“虫”, 列举他们的表现,他们何以为“虫”,写实的,却很好玩。
式五十:把不太荒谬的事情夸大一点就荒谬了,本来就荒谬的只需陈列就已很明白。
式五一:人类的很多毛病是共通的,“差不多先生”、“小糊涂神”、“半字先生”……叙说它们的行状就可以了,形象说理一点也不逊色于逻辑。
式五二:拔牙与剿匪有关系吗?如果有,扫黄打黑反贪之类是不是也与我们生理上的某一种“医疗”有关系?嬉笑怒骂,成好文章。
式五三:鲁迅写了“夏三虫”,难受的却是某一类人。有没有其他让人难受的昆虫、动物、植物?
式五四: 如果一个比喻大到占领全篇的程度,可以吗?鲁迅的“现代史”就是这样的。说完了自嘲道“跑下题了”, 其实读者已心领神会。
式五五:用逆向思维改造流行观念,比如“望父成龙”、“给妈妈断奶”、“拜托了,大人”等等。
式五六:技巧只是手段,读者读到了你希望他们读到的东西,就可以了,管你用什么结构、三段或五段。
8、永远都会有新的发现
选到好素材文章就已成功了大半,比如《美丽的骷髅》、《母亲,默默地》。不少人叹息“没的写”,其实是思想不够解放,思维框框太多的缘故。心灵自由是写作的前提,世间没有不可以写成文章的,缺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大眼睛。将身心有些瑕疵的人请进作文只是“求新”的笨招,意在抛砖引玉;用新鲜技术处理旧素材,比如《那个女人》,应该不太雅。
式五七:爸爸的骷髅很美丽——写过这样的题材吗?
式五八:写一个特立独行的、另类的人物。
式五九:把本来毫不相关的事情“蒙太奇”到一起来,暗含某一种必然。
式六十:写师生恋——我的意思是写容易引起这个社会兴奋的题材。
式六一:写复杂的心理问题,哪怕是性心理甚至是变态的心理。
式六二:忏悔孩童时代的一个错误。
式六三:妈妈是哑巴——某一种有生理缺陷的人的独特故事, 引起大多数人的好奇,也新鲜。
式六四:什么东西都有它的常态和非常态,写“非常态”就容易出新。
式六五: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里,后妈总是凶神恶煞,偏写一个比亲妈还亲的后妈。
9、神出鬼没的世界
“鬼文”其实与“鬼片”同年同月同日而生,第一次看“鬼片”的孩子回家后的当天就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他的第一篇“鬼文”。这并非上个世纪末诞生的新品种,瞧,钱钟书的《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多精彩!
新概念写作者手下出现了一大批这样的鬼文,其神出鬼没、阴阳贯通的效果叫人叹为观止。你该谅解,这些话只能这样说,否则说不出,不敢说,说山来也没人听。虽然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陈规,但民间文学里最迷人的部分还是这些妖魔鬼怪,身为中国人,不谙此“招”谁相信?
人门已经不再把鬼神当回事儿了,就把他当成作文技巧吧。鬼的的同类有:隐形人,灵魂,神,影子,狐……
式六六:画家说画鬼容易画人难,作家说:“与魔鬼对谈吧,从他的视角谈你关心的问题,就不会得罪人了。”
式六七:让战土的灵魂体验战争与和平,特殊“人物”的特殊遭遇。
式六八:让大家都熟悉的古代寓言故事里的人物在你的作文里复活, 然后派给他新的任务。
式六九:人死了会怎样反思他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做一回隐形人与鬼魂们结拌而行,直接问他们得了。
式七十: 让死了的自己分析眼前正在进行的烦恼。
式七一:写一文,开头是:“我死了。”
式七二:“影子”是灵魂、鬼、梦想等的近义词,但用的尚少。
10、爽甜可口的泡沫丰富的作文
一位6岁小孩说过:“大人的事情我们小孩全知道,小孩的事你们大人却只知道一点点儿。”当孩子们对成年人的儿童文学创作绝望了时,只好自己亲自披挂上阵了。一出手就不凡,把大人们读得一愣一愣的。当大人们说孩子的创作浅薄、单纯、缺少深度、宽度和厚度时,孩子们乐了:“我写是因为我自己高兴,并不像课文一样喜不喜欢都要读厂少年作家的兴风作浪证明了孩子们的创作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讲究口感,注重包装,机智活泼,动感十足。读和写都是一次性的,快乐在过程中,读(写)完了就扔进绿色垃圾桶。大人读几篇就会觉得乏味,小作者一转身身就有了新的愉悦方式。弃自己的得意之作如弃敝履。多变的时代,成长的少年,人为地制造“传世佳作”的时代结束了。
式七三:用时尚和流行的话语方式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感受。
式七四:试一试“酷毙帅呆x x x”这个题目。
式七五:用流行歌曲名称、歌词,电影电视里的流行语编织我们的生活,也是一乐。
式七六:调侃自己的苦恼,比如“穷”,多少要具备一点“精神胜利”的修养。
式七七:快乐的事情、快乐的心情一定要用快乐的文字来表达哦!快乐文字三要素:机智、短小、口语化。
式七八: 《校园惊梦》斯文典雅的文字风格值得效仿,不是高考中不时有人靠了“仿文言”得了满分吗?
式七九:偷录两个比较善于说话的人的一段意思比较集中的话,整理成文字看看。
式八零:作文有时就是白日梦甚至谎言,不一定把所有的恶作剧都安排在4月1日哟。
11、“我”的迷魂大法
传统作文里往往闹按图索骥的笑话,甚至有人对号入座自讨没趣。为了迎合这样的读者,“我”当然是高大伟岸气宇轩昂的“正面人物”,除了阿Q,谁愿意自轻自贱?可在新概念写作中,“我”都自甘堕落为一只蟑螂了,你还有什么抹不开的?如果你认为“我”就是作者,那你还真比蟑螂也聪明不了多少。列举“我”的种类如下:狗,猫,蛇,树,蟑螂,老鼠,钞票等等。从人称的角度讲,很多“鬼文”也用了不少“我”。
式八一:我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只多愁善感的老虎。
式八二:猫的眼睛寻找老鼠,也寻找故事。
式八三:家庭暴力可以写,让一只蟑螂写如何?让一棵枣树写呢?
式八四:狗,蛇,老鼠,武则天……任何人物、动物、植物、死物、活物都可以变成“我”吗?当然可以。
12、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个题目基本上是个反语,因为几乎在所有描写自己的生存状态的作文里,展现和流露出的都是压力、烦恼、沉重甚至虚无荒诞的东西。我把它们从轻松好玩的“可乐文”分出来单列一类,是看中了这些少男少女的文章已经具备了向现代主义进逼的素质,大堪造就。作者们的心灵健康得很,能从容不迫地处理自己的思想、感受。大多数作者是乌云满天地开了头,写着写着就露出了阳光。说白了,现代主义不就是—种“新概念”吗?
式八五:愤怒出诗人,绝望出小说家——现代主义的。
式八六:实境与幻境合为一体写,完全抹掉界线,效果挺神秘的,也好玩。
式八七:当渴望得到的东西真的来临时,却觉得索然无味,这感觉很接近现代主义。比如登山,费尽周折到了顶峰,领略的壮阔和恢弘的同时失落、失望的感觉也很强烈,后者也真实,也酷。
13、玩个“狐假虎威”的游戏
许多人对名家名篇敬而远之,只是远观,不敢近瞧,更不敢造次“戏仿”之,越发使得“名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无知所以无畏者出来,仿造《狂人日记》,仿造金圣叹“不亦乐乎”,也赢得一片喝彩。注意:事不过三!戏仿同一篇名文不要超过三次!
借助流布甚广的文学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说理、叙事,甚至狗尾续貂,历史故事、名人传奇、家喻户晓的历史掌故都可以拿来做文,可以借力打力,事半而功倍。比如,鲁迅有《狂人日记》,我就一篇《小狂人日记》;祥林嫂是家喻户晓的名人,我就给她做个“后传”;《隆中对》是家喻户晓的中学课文,就以“侍者身份来重讲三顾茅庐的故事。如果擅长韵文,来一篇新编《孔雀东南飞》,还可以获得高考作文的满分呢。
式八八:中学课文涉及的故事大多内涵丰富,从一个巧妙的角度重新讲述它。比如《隆中对》,那个一言不发的书童会怎样讲述三顾茅庐的经过?
式八九:重点诗文大多要求背诵,考场上背一句,仿一句,是不是挺顺手?立意要高;避免“打油”。
式九十:名片可以借光,名人也同样,普京、布什、杜甫、鲁迅、祥林嫂……甚至时事人物,反正我们有时光隧道。
14、大而有当的视觉
过去只有上帝才关心的事情,现在在新概念写作者那里很时髦:地球、环境、人类、某一类人……批评、警示类的多了些,忧患意识挺强烈的。这类文章容易流于大而无当的尴尬,新概念写作却没有。他们把每一件大事都落实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上,有时甚至非常智慧和幽默。比如鲁迅的《牺牲谟》,完全把自己变成对方,让对方自揭其丑,自打嘴巴,其腔调语气的逼真程度和从中显示出来的嘴脸、心理,犹如灵魂附体,叫人叹为观止。
式九一:把抽象的某一类人形象化,专门为他们虚构一个活动舞台。
式九二:把自己变成对方,“自”说“自”话,自揭其短。适合批评性文章。
式九三:让无耻的入说无耻的话,越滔滔不绝、自我感觉良好越有喜剧效果。
式九四:试一试坏人比好人多的情况。
式九五:用故事说理,不着一字议论,读者心领神会。
式九六: “换位思维”是创新的绝妙技巧,知彼了,才更知己。
式九七:设身处地,从“我”之外的任何一种东西的视角出发。
式九八:外星人怎么看我们?想过吗?
式九九:奇情奇境中的故事, 比如沙漠、海底、矿坑、子宫,适合反思大道理,人类共通的优点、毛病。
式一○○:地球与人类形同母子,让这“娘儿俩”聊聊?多少大道理摆不平。
式一○一:哲理一定要有美丽的外表装饰一下,比如奇妙的故事,寓言、童话都是这么做的。
式一○二:人类的毛病最多了,挑了又不会得罪人。当然,人类也有可爱的地方,除了反讽意味的“真逗”, 还有无数副词、形容词呢!
式一○三:上帝可以“警告”人,当然也可以“表扬”人,此类动词多得很!
式一○四:“我”先是讲故事的,讲着讲着把自己讲进去了,有何不可?玩一点“跨时空”也可以。
式一○五:把《老人》的后半部分研究一下。
式一○六:生不逢“时”不要紧,作文里却可以选择自己的时代。时代、国家、地方、城市、乡村……依此类推。
式—○七: 自己的真情实感独家想法,偏偏让“外人”说,甚至一只狗,妙吗?鲁迅就试过。
式一○八:批评人用“你”,就跟对面交锋似的,痛抉淋漓。
式一○九:把覆盖面比较广的问题集中在某一“国”里,读者心中的标准自然就把这个 “国”里的荒唐体味出来了, 大人国、
小人国、君子国、女儿国之类。在快乐阅读的过程中就感悟了道理。
15、动物的另类故事
这类作文可以当做童话的高级形态。在人的身体与自然越来越远了的时候,心灵上却越来越怀念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动物朋友。不过,进化了的人类还是不能完全返璞归真,他们自以为精彩的动物故事表达的还是人类自己的感受、思考、担忧。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概念的动物故事有些“伪”的嫌疑,好看,但不好玩。
大多是一副很深沉的样子,其实不必,用卡通思维处理人间(动物间)的事情,也挺好。
式一一十:人与动物的故事,尽量不用滥俗的宠物,比较不受人们喜欢的动物更有故事。
式一一一:在人与动物的故事里,人通常扮演反派。这是环保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特色。
式一一二:人与宠物的故事比较难出新了,就写入与苍蝇。
式一一三:半人半仙半动物的“形象”也独特,比如“青蛇”,兼有蛇性、人性、仙性。
16、冲击“现代”和“先锋”
曾有这么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现代主义是青年作家的专利,哪个中学生敢于出来“先锋”和“试验”一回,保证立马被呼啸而至的舆论之唾淹死。现在好了,有一批“学生作家”巧借新概念之东风,推出了自己的现代主义。这些东西是这模样:任何一种异乎寻常的体式都很正常;它们的色调普遍较灰,是因为它们已经深入人类精神之髓。形式的特别与内涵的高度重合是这种文章区别于一般技巧性的“新”的关键。它对读者的要求比对作者的要求还要高,它永远是曲高和寡、阳春白雪,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宠。
式一一四:新概念大多停留在玩技巧——当然也很好——的层次,再前进一步就是“先锋”了。
式一一五:做到彻底的坦率、直接面对自己的灵魂很难,所以真正的先锋比较罕见。
17、解剖自己比解剖别人更快乐
人到多大岁数才可以写自传?答案是一岁和一百岁都可以。天真的人曾企望从某人的自传读出真实的故事和想法,后来证明错了。最早无情地指出这一点的人是钱钟书:要想了解一个人,最好读他为别人写的传;而若想了解别人,则看看他写的自传。新概念写作者的“自传”基本上就是一种用第一人称讲述的别人的故事,或者是某一个时代的共同的故事。他在如下方面尽享无限风光:自由挥洒,无拘无束,完全不用顾忌侵了谁的名誉权或者隐私权之类。
式一一六:自传可以是拿自己开涮。
式一一七:用“你”写自传,冰心这么写过,后继乏人。
式一一八: “高三”原来是一个精明难缠让“我”苦不堪言的老头啊。“高考”呢?其他有形无形的东西呢?
18、光明的“钱途”
许多东西是人类生存必需的,比如钱,它几乎见证了、经历了、体验了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和角落,最适合在我们的文章里当一个角色了。可惜新概念写作者们不约而同地给“钱先生”安排了非常单一的角色:愤世嫉俗的说教者。其实是一个小小误区,钱的视野宽得很呢。我想说的是,用拟人或拟物的方法真的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把平凡之物变成作文的自由王国里的小精灵。
式一一九:生活中神通广大的东西很多,除了钱,还有呢?
式一二十:用某一种东西贯穿全文的好处是,线索明晰,故事连贯,可读性强。“漫游”呀,“历险”呀,“流浪”呀,全是这套路。

 
热点推荐
外国语学院专用“外语沙龙视频聊天室”
南京大学CSSCI来源核心期刊目录(2008~2
法国总统萨科奇清华大学演讲法语全文
奥巴马胜选演讲稿(中英文对照)
2008年5月人事部二级笔译原文及参考答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
翻译的双刃剑—— 从一篇开幕式致辞的英译
由一句祝酒词的翻译到词汇的联想意义冲突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翻译中的“部分功能对等”与“功能相似”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钱永键希望更多中国年轻人投身基础理论研
最近更新
雅思高分法则:逐项分析、择机突破
如何让雅思写作和口语表达更流利
雅思口语与作文备考误区
社科院预计年底150万大学生难找工作
保障性住房正被地方篡改和歪曲
伊索寓言简介及故事精选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网络评选
中国人的五大理财误区
杨澜亿万财富背后的故事(图)
福建省高校精品课程网站一览表(2008)
2009我省高中课改后的高考高招方案
福建08年7月起自考合格证书可网络打印
科学高效的英语高考复习教学策略
2009年全国英语高考教学研讨会综述
2008各国留学新政策:带给你更多选择
内容导航 | 邮箱系统 | 我要留言 | 广告合作 | 与我联系 | 站长信息 | 常见问题 | 关于本站 | 本站旧版
Copyright © 2002 - 2009 hr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