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中考 | 高考 | 自考 | 成教 | 考研 | 外语考试 | 资格考试 | 英语教学 | 学生习作 | 论文写作 | 信息服务 | 下载中心 | 知心港湾
| 英语 | 语文 | 英语 | 动态 | 成考 | 英语 | 职称外语 | 教师资格 | 大学英语 | 写作指南 | 本科论文 | 招聘就业 | 听力 MP3 | 网络精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英语教学 > 高中英语 > 浏览正文
教学测试评价--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www.hrexam.com   更新时间:2005-07-30 点击: 【字体: 】 加入收藏 关闭本页

本文提要 本文通过对语篇教学法、阅读的心理机制和图式理论的简要分析,阐述了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的必要性以及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学英语整体教学的指导作用,并认为语篇教学法的运用效率与学生图式知识的多寡及建构、积累密不可分。
关 键 词 语篇,图式,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启示

The Integrative Approach of Teaching EFL Reading in High Schools:
Theory and Practice

Ge Bingfang
Zhejiang Tongxiang Senior High School 314500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text approach,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reading and the schema theory. The writer tends to think that both the text approach and the schema theory hold good to guide our practice of teaching EFL reading integratively. The writer attaches the efficiency of applying the text approach greatly to the student's storage, construct as well as accumulation the schematic knowledge.
[KEY WORDS] text, schema, the integrative approach of teaching EFL reading in high schools, highlighting

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引言
语言学研究及外语教学法理论的发展给外语教学法带来了深刻的革命。就阅读教学而言,整体教学即语篇教学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中学英语整体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展开讨论。

一、 关于语篇教学法、阅读的心理机制和图式理论
采用语篇教学法(Text approach),实际上就是从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入手,把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求学习者从其层次结构及内容上入手,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同时逐步地培养其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即(口笔头)交际能力。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把语篇分析、打语言基础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目的(毛玉华, 1994)。
语篇教学法所倡导的阅读方法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方法。传统的阅读理论,即“自下而上”(Bottom-up approach)理论,注意语言本身的结构,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解码过程(decoding written symbols),即由词及句,由句及段,再到篇章进行理解。这种阅读是受数据支配的(data-driven)。这种理论越来越到“自上而下”(Top-down approach)学派的批评(Smith,1978;Stanovich,1980)。该学派认为,人们的阅读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语言的揣摩过程(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是一种(作者与读者)“相互交流的过程”(见张维友, 1995)。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及他们的语言知识(systematic knowledge)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见张维友, 1995)。所以,读者要辨认单词,看意思即可,要辨认字母,一般只须看单词即可(Smith,1978),即应从较上一级的单位着手。该学派强调运用读者已有的语言、背景知识,根据阅读材料的线索进行预测。当今的认知理论更强调“自上而下”,把阅读理解过程作为信息处理过程看待。该学派对阅读理论的一大贡献,就是它提示了图式(schemata)对阅读过程的重要作用(Nunan,1989)。我们无意肯定“自上而下”而全盘否定“自下而上”,因为研究发现,在阅读过程中,两种策略常常交替使用(王初明、Winser, 1996:24)。只是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自上而下”为突破口。
要进行语篇教学,将阅读材料进行整体的理解必定要调用学习者的图式知识。整体阅读的心理学基础是知觉心理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现代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图式理论(Schematic Theory)和Neisser的知觉循环论(参见王姿,1995)。
篇章的理解虽然要通过各种语言手段,但语言手段只是局部的或衔接的链环(Cohesive chains),而非语言手段(如常识,背景知识,文体知识等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理解的桥梁,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链环。
(1) Look at that big, tall tree over there!
阅读该文后,如无一定语境,不同的人对它会有不同的理解。画家首先会从美学角度去审视它,这是因为当时“美学图式”在起作用。如果你在大伏天走得汗流夹背而又急于找个地方躲避烈日时,你就可能把这句话理解为:It must be nice under the tree. Why not go and have a rest there? 而木匠就可能会考虑树的品质,可以用它来做何物最合适等等。这些不同的理解都是因为不同的图式知识的作用造成的。再如:
(2)Look at that lady all in white walking at the head of the procession!
如在中国文化中,这大概是对一个出殡仪式的描写了。而对西方人来说,这也许是个婚礼,“因为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总穿白色服装”(邓炎昌、刘润清,1989:206)。这里,不同的文化背景图式导致了对同一语篇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的知识是以图式(Schema)的形式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这些图式大小不同,相互连接,纵横交错,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王姿,1995)。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联想”机制。图式网络由所注意的外部信息激活后而启动运作,以点激网,且这一网络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要多次反复。这便与Neisser的知识循环论相一致。整体阅读的心理机制就是这样一个预期、证实、扩展、修正、再预期、再证实的知觉循环过程。
语篇教学法是实施英语整体阅读教学的途径,图式理论是语篇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语篇教学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就是进行整体阅读教学。语篇教学以图式知识为基础,而图式知识的不断增加,又反过来促进语篇的整体理解。两者是有机统一的。
所以,笔者认为,语篇教学法是中学英语整体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应以语篇教学法为指导,以培养中学生的阅读理解、交际能力和增加中学生的图式知识为目的,同时要充分注意调动学生现有的图式知识,以取得最佳的阅读理解和交际效果。

二、高考的要求和强化整体阅读教学相一致
初中阶段教学必须为高中阶段的教学打基础,而大部分高中生又要参加高考。任何一位要参加高考的高中生和他们的任何一位高中英语教师都为高考作必要的准备。所以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应付高考的能力,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材。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考试的“指挥棒效应”(Backwash effect)了。
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NMET)不断改革,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篇理解和交际能力,英语知识与语言能力紧密结合。
1999年在总分在150分的试题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四个大题分别占了25、45、15和30分,合计达115分,占76.67%,且单项填空题中的语法、词汇和习语部分的20小题(20分)中,也十分强调情景、语境、交际。单纯考词义、语法的题目越来越少。1999年考纲对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的说明中都十分强调对短文或对话要通篇考虑,把握逻辑关系,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
例如,对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
(1) 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 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 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4) 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文脉,并据此推理和判断,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并能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5) 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正确判断生词的含义。
在作上述要求的同时,考纲又强调题材、体裁都要“多样化”。
所以,不管是何种题型,都要与作者的意图、读者的常识等相联系。这些都要求学生能在语篇水平上去阅读,充分利用图式知识。特别是上述第3、4、5条要求,更与语篇水平上的理解和整体阅读与图式知识的充分运用密切相关。无法设想平时不重视阅读整体教学的英语教学法,也无法设想不注意或不训练学生启动图式知识的“整体”阅读教学。

三、语篇教学法和图式理论对中学英语整体阅读教学的启示
整体阅读是一个预期、证实、扩展、修正、再预期、再证实的知觉循环过程(王姿,1995)。教学中要适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图式知识,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精心设问。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虽不宜过粗(如不宜对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过多地进行skim和scan的训练),但也不宜过细(如把阅读课上成语法或词汇讲练课)。
平时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即语音、语法、词汇知识以及诸如文体、结构、修辞等篇章知识)的同时,还要结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给学生一些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文学、生活方式、民俗、价值观念等等)。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导入与现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求是相一致的。文化导入可以遵循循序渐进和质量合适性原则,可采用对比分析、观察阅读、举办讲座等方法(详见拙作,1998)。由于受到学时及学生语言和认知水平的限制,教师应注意精选训练阅读技巧的语言材料,使之既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又增加其图式知识。或者,教师可向学生提供一些简写的语言材料(听或读),抑或也可提供一些用学生母语编写的材料,以向学生传授背景知识。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点”激“网”(王姿,1995),充分利用中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解决阅读中的连贯理解问题,培养他们整体阅读的习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积累新的图式知识。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尽可能多地控制字面所没有提供的信息。应教会学生read between lines,“读者之所以理解读物,是因为他们能把视物透过其文字,与记忆中已存的相应概念联系起来。……阅读的技巧就在于语言知识与图式知识有效地相互作用。”(见张维友, 1995)
如1995年高考英语试题(NMET)第Ⅲ大题阅读理解的第一篇短文虽没有标题,但它的第一句就点明了话题:Fat on human beings。由于此文谈及脂肪问题,读者调及有关脂肪的图式知识,则必然会想到“体形”、“肥胖”、“节食”、“减肥”、“健康”等问题,所以,一般不难预测到文中所涉及的细节内容(虽然文中没有谈及所有这些内容)以及可能采用的篇章结构。粗看此文,看出每段文字开头就有一个topic sentence。了解了这一点,就能知道这段文字实际提及的主要内容是:(1)Fat on human beings: distribution; (2)Two types of fat: internal and external; (3)The best treatment for fatness: reduction of internal fat。另外,语言不是这篇短文的主要难点。了解了上述内容,并注意语篇知识及图式知识的调用,就能较快较易地理解了。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应以整体教学为主。即使是起始阶段,教师也应以培养其整体理解为出发点,设计相应的阅读课,并从整体阅读入手组织教学。训练可以以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为主要目标,加强对学生的预测和证明实能力尤其是预测能力的培养。操作时所采用的方法可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如(在一定的语境中)找句子的关键词(topic word/key word),找段落的关键词、主题句(topic sentence),找篇章的主题段落(topic paragraph);连句成段;续写句子,完形填空;续写段落;讨论;表演;根据文章题目设问(预测);根据语篇归纳大意、标题等等。但总的原则应是先总后分,以理顺逻辑关系为主。
教学实践会不断证明,学习者的图式知识越丰富,理解能力就越强;图式知识具有明显的文化色彩(地域性)和学科色彩(专业性)。有关研究(杨丽,1996)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阅读材料中语篇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与他们的快速阅读水平成正相关。对语篇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越强,其快速阅读水平也就越高。

四、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中会碰到的几个问题
由于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一开始就强调“整体”两字,所以,学生必须有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且学生必须有较强的听、说、读的能力。阅读材料的选择必须注意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图式知识水平。
由于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一开始就强调“整体”,所以对语篇的理解往往是综合的和概括的,因而在深度和细节上也就显得较浅较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确定理解的深度。较易的语篇可要求学生理解得深些、细些,反之,则粗线条即可。
另外,教师本人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语言能力(毛玉华,1994)、组织能力和适应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语言流畅。
五、结论
总之,在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过程中,采用语篇教学法,充分利用和建立学生的图式知识,对篇章内容反复进行预测、证实,能引导中学生注意理顺语篇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对篇章结构的分析、推断、归纳和总结的能力,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活的语言。如能坚持这样做,可促使中学生自觉预习。通过教师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将能保持活跃。
但在中学阶段,教师应注意以回忆法为主,引导学生围绕语篇按先后、易难、浅深的顺序对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进行设问。这样,一方面可突出整体理解为主,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和完整地获得信息的基本功。阅读整体教学有利于创设一个和谐的、自然的语言环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篇分析的过程中去,进而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阅读整体教学有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因为图式理论既强调“激活”已有的图式知识,也重视构建新的图式知识,故能引导学生自觉重视语篇知识以及语言以外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整体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Goodman, K, 1971, Psycholinguistic Universals in the Reading Process, in P Pimsleur & T Qinn(eds.),The Psychology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unan, D, 1989,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uttall, C, 1982,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 London: Heinemann.
Smith, F., 1978, Read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anovich, K.,1980,Toward an Interactive-compensatory Mode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Fluency, in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16,32-71.
邓炎昌、刘润清,1989,《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葛炳芳,1998。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湖州师专学报》第3期,37-40页。
刘润清等译,1993,《朗曼简明英语语言学词典》,山西教育出版社。
毛玉华,1994,漫谈语篇教学,《国外外语教学》第4期。
王 姿,1995,整体阅读的心理机制及其能力的培养,《外语界》第2期。
王初明、Bill Winser,1996, 从系统功能语法看阅读,《现代外语》第4期,22-8页。
杨 丽,1996,语篇知识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的相关性,《现代外语》第2期,46-8页。
张维友,1995,图式知识与阅读理解,《外语界》第2期。
周镐等译,198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文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P.163-5。

 
热点推荐
外国语学院专用“外语沙龙视频聊天室”
南京大学CSSCI来源核心期刊目录(2008~2
法国总统萨科奇清华大学演讲法语全文
奥巴马胜选演讲稿(中英文对照)
2008年5月人事部二级笔译原文及参考答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
翻译的双刃剑—— 从一篇开幕式致辞的英译
由一句祝酒词的翻译到词汇的联想意义冲突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翻译中的“部分功能对等”与“功能相似”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钱永键希望更多中国年轻人投身基础理论研
最近更新
雅思高分法则:逐项分析、择机突破
如何让雅思写作和口语表达更流利
雅思口语与作文备考误区
社科院预计年底150万大学生难找工作
保障性住房正被地方篡改和歪曲
伊索寓言简介及故事精选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网络评选
中国人的五大理财误区
杨澜亿万财富背后的故事(图)
福建省高校精品课程网站一览表(2008)
2009我省高中课改后的高考高招方案
福建08年7月起自考合格证书可网络打印
科学高效的英语高考复习教学策略
2009年全国英语高考教学研讨会综述
2008各国留学新政策:带给你更多选择
内容导航 | 邮箱系统 | 我要留言 | 广告合作 | 与我联系 | 站长信息 | 常见问题 | 关于本站 | 本站旧版
Copyright © 2002 - 2009 hr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